中国是一个拥有2000万慢乙肝患者的乙肝大国,因此在治疗和预防上有着明显区别于他国的特殊性:乙肝患者群体复杂而庞大,80%的乙肝患者经济负担过重,不规范用药等普遍现象。我们要针对这些特点对中国乙肝患者进行治疗。
在最近一次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更新时,主要将优化治疗策略纳入了指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翁心华教授表示:“优化治疗是在总结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制订出来的,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利益和医生的用药经验,符合中国国情,意义重大。”据介绍,中国乙肝治疗国情具有三大特点:人群复杂、经济负担重、不规范治疗现象严重。
首先,在中国,随着抗病毒治疗理念的深入推广,慢乙肝治疗人群越来越多样化,其治疗背景也越来越复杂,初治患者、经治复发和肝硬化人群庞大,并日渐壮大。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已成为我国慢乙肝治疗领域医生、乙肝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其次,在我国,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还不能完全报销,当乙肝治疗越来越强调长期管理的重要性时,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我国慢乙肝患者经济负担严重。
第三,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急迫心理导致目前乙肝患者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或换药等不规范治疗现象常见,而这些是导致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
针对中国乙肝患者的优化治疗策略:
针对中国慢乙肝治疗中的三大特点,中国乙肝治疗指南在最近一次更新时,明确提出了优化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优选药物和规范治疗。
1、优选药物:以拉米夫定为例的优化治疗策略针对乙肝初治、复发再治、肝硬化等不同乙肝人群给出了翔实明确的指导方案。
对于刚开始抗病毒治疗,肝功能大于两倍正常值,乙肝病毒含量小于10 的9次方的e抗原阳性患者和乙肝病毒含量小于10 的7次方的e抗原阴性患者,推荐拉米夫定单药治疗,定期规范检测,如果24周乙肝病毒转阴,继续应用拉米夫定,可取得较好疗效;如果24周乙肝病毒在10 的三次方以上,应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可有效预防耐药,提高疗效;而对于复发再治患者,推荐根据治疗前是否达到停药标准制定相应的优化治疗方案,并提醒复发再治患者,不要随意换药;对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建议无论肝功能指标正常与否,只要被检测乙肝病毒阳性,就应该立即开始抗病毒优化治疗,并坚持长期甚至是 终身治疗。
针对我国慢乙肝患者沉重的经济负担,优化治疗策略提出综合疗效、安全、费用等多个因素,以保证长期治疗的优选药物原则。目前,我国上市的口服抗 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每月用药花费从四五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我国的新指南从国情出发,充分考虑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将这四种抗病毒药物都列为一线治疗药物。
2、规范治疗:为规范乙肝抗病毒治疗,优化治疗提出定期监测和不随意停药、换药的准则。以拉米夫定为例,国内外研究均显示:治疗开始半年是分水岭,此时发现病毒转阴,继续坚持拉米夫定治疗5年绝大部分患者能达到肝功能正常并维持乙肝病毒阴转。如病毒未转阴,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绝大部分患者可通过联合治疗实现治疗目标。
有些疾病由于个体差异,治疗方法和用药途径有时候会有很大区别,然而对于一些疾病国情差异,也需要结合具体国情考虑。对于乙肝的知识宣传还是需要扩大和增强的,了解是预防的前提,而预防又是减少乙肝的必要手段。对于乙肝患者基数大的我国来说,预防是最关键的一步。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