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并非大众认为的“转阴”、“大三阳变小三阳”简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目前乙型肝炎的治疗以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这两种为主,从抑制病毒的速度和程度上来说,核苷类似物比干扰素明显要快而强,但需要长期服药并存在一定的耐药发生率;而干扰素其效稍慢,但如获得疗效会较长久而持续,发生耐药现象不常见;疗程固定,不需要长期用药;干扰素需要注射给药,不方便,且不良反应相对多一些。通常核苷类似物口服药的治疗周期为一年左右;而干扰素的治疗一般时间较长,顺利的病情2年可得到改善,有的还需要3-4年,甚至一些肝硬化患者需要终身用药。
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在肝细胞内病毒会被大量复制,繁殖后代。现在的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病毒“模型”的后代,却不能破坏复制病毒的“复制体”。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是转氨酶异常、病毒复制活跃的慢性乙肝时期,而肝功能正常的病毒携带者疗效往往欠佳,不建议抗病毒治疗。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