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糖尿病性脂肪肝要如何进行检查呢?糖尿病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病,由于该病对人体的伤害很大,所以当发现身体有所不适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那么糖尿病性脂肪肝要如何进行检查呢?下面就由向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糖尿病性脂肪肝的检查。
推荐阅读:探究脂肪肝是如何形成的
(1)、血液生化检查:中、重度脂肪肝由于脂肪囊肿的破裂及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胆道,可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β球蛋白、铁蛋白、ApoA1及胆汁酸常升高。临床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
(2)、二维超声检查:由于肝细胞内脂肪沉着,对超声波能量吸收明显,并产生散射作用,故声能主要为肝前场所吸收,而后场声能明显衰减,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30%以上的脂肪肝,其对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
(3)、CT检查: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内密度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肝、脾CT值应小于0.85。CT所以能显示出肝脏的脂肪浸润,是因为脂肪密度低于所有软组织的密度。其机理可能是脂肪对X线的吸收量减少,显示低密度区,肝内血管状结构因X线量吸收多,便显示出“树枝状”的高密度区。对脂肪浸润的诊断,CT虽然优于B超,但对直径小于2cm的圆形或小片状脂肪浸润仍难与肝癌相区别。
(4)、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亦可用于脂肪肝的诊断,但缺少特异性。值得注意的是,肝内局灶性脂肪浸润,B超检查可表现为局限性占位,而放射性核素99mTc肝扫描可显示正常,有助于诊断。
(5)、肝活检: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是确诊脂肪肝的主要方法。在形态学检查时作必要的特殊染色、免疫组化、组织生化测定及特殊细胞学检查等,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通过上面详解糖尿病性脂肪肝要如何进行检查之后,想必大家应该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会帮助到广大患者朋友们,提醒:糖尿病性脂肪肝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检查出患上该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采取治疗措施。如果你还有什么想要咨询的问题,请点击下面的在线询问解答。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