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最为常见的肝部疾病,给患者肝部健康带来潜藏的重大威胁。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乙肝,但对乙肝症状理解得并不十分确切深刻。那么,在中医西医的认识中,乙肝病因症状等都是如何阐释的呢?以下就与您具体介绍一下,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助。 根据金匮要略所述,外感发黄都为时邪侵袭所致,本病病因为外感疫毒与机体内在因素相合而成,湿热之邪侵犯机体,正不胜邪,病邪蕴结,日久伤及脏腑和气血,导致机体内环境失调。因此病邪未净,正气已虚,气血失调,阴阳失衡是慢性肝炎的病机。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留恋体内,脾阳受困而致脾虚,脾不养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热为阳邪,易灼肝阴,久而久之,肝阴被耗,久病及肾而致肝肾阴虚。其病理改变以湿、热、瘀、虚为主,湿热相结,病理病机复杂,致使疾病迁延难愈。 乙型肝炎病毒为DNA病毒,Dane particle为42~45nm的球型结构,包括核及表面,核内含不完整环状DNA、DNA聚合(酉每)、核心抗原和e抗原;表面则有表面抗原,分成四个开放区架构即S.C.P.X.区。DNA聚合为P gene制造,具有反转录功能及合成双股DNA功能。核心抗原为C gene所制造的蛋白质,人体会产生核心抗体与之对抗,但不具保护功能,但表示曾经感染过B型肝炎病毒。e抗原亦为C gene制造,经过修饰后由肝细胞释出,e抗原阳性表示B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大量复制,传染力极强。人体会产生e抗体对抗e抗原,故e抗体阳性表示病毒活性降低,传染力也低。表面抗原为S gene及pre-S1,pre-S2 gene制造,B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表示体内有B型肝炎病毒存在,就是B型肝炎带原者,X gene制造二种蛋白质,可当做转录活化物,辅助病毒复制。 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由体液(包括血液及生殖液)传染,垂直感染或围产期传染为主要传染途径,水平感染为另一种主要传染途径,包括共用牙刷、刮胡刀、打针、输血、血液透析、性行为、穿耳洞、刺青、针刺等。 以上即是康路网小编这对中西医对于乙肝的具体阐释进行的总结介绍,相信您已经有所了解。彻底了解认识乙肝,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饮食健康,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祝您健康!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