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常见的肝脏疾病,很多人都惧怕乙肝,因为其有很高的传染性,乙肝给患者生活工作学习都带来了很大不便与痛苦,在治疗乙肝的过程中要同时注意保持营养均衡,作息规律。如何正确的认识乙肝是很重要的事情,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相关内容。 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预防乙肝成为一项全民的活动,做好预防工作前提是让人们了解最基本的乙肝知识,从而彻底免疫乙肝。 一场免疫和病毒间的拉锯战 当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乙肝病毒只对肝脏“情有独衷”,医学上称为嗜肝脏病毒,病毒通过我们的循环系统迅速向肝脏聚集,进入肝细胞中进行大量复制。通常,在外来物质如病毒和细菌入侵时,机体的免疫系统立即会展开外来生物的正义之战,希望能够完全清除入侵者。在成人时期,这一机制非常健全,因此,即便是感染了乙肝病毒,大部分人都可以依靠免疫系统而清除病毒,从而获得痊愈。 然而,在婴幼儿时期,这一过程就会碰到很大问题。由于新生儿宿主免疫尚未健全,易把乙肝病毒误认为自身的一部分,因而免疫系统不能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人体免疫和病毒处于相对平静状态,疾病没有发作,即处于医学上的“免疫耐受期”。随着宿主免疫系统的不断增强,机体免疫系统逐渐开始辨识乙肝病毒并对其进行清除,进入医学上的“免疫清除期”。这个时候病毒复制和宿主免疫之间的对抗不断进行。若宿主免疫不够强大无法完全控制病毒,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 患者宿主免疫无法完全压制病毒复制,对病毒的清除过程如同陷入了一场拉锯战争,持续的拉锯过程导致肝细胞受损。因此,对于乙肝患者的治疗不仅仅要关注抑制病毒的复制,还需要调节宿主免疫,争取疾病的持续缓解。 正确认识疾病,积极正常生活 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和体液,如输血、手术、注射、共用牙具、剃须刀等均有可能接触到污染病毒的血渍,因此目前的指南均建议对于高危人群应当接种乙肝疫苗以有效阻止乙肝病毒的侵袭。同时,由于国家对于献血者的筛查更加严格,通过输血及血制品引起的乙肝感染也已经很少了。 在我国,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母婴传播,也就是由带有乙肝病毒的母亲传播给自己的孩子,这一过程通常是由于分娩时接触了乙肝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所致。新生儿由于免疫系统尚不成熟,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很难清除病毒,因而罹患慢性乙肝的几率极高,通常高达90%;而成年人在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机体免疫力较强,一般能够完全清除病毒,其转为慢性的可能性低于10%。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患者尿液、粪便、汗液、眼泪、乳汁中的乙肝病毒的含量极低,所以,在日常工作或生活的接触过程中,如握手、拥抱、同住一个宿舍、同在一个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过程中,是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的。我们大可不必拒乙肝病人于千里之外。同时,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新型抗病毒药应用于临床治疗,疗效也取得相当地进步,乙肝患者只要正确认识疾病,配合医生选用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大多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关于如何正确认识乙肝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是很重要的,这样对于预防乙肝是非常有好处的。
精彩推荐
性生活防止乙肝需注意什么
乙肝恶化的五个阶段
防治乙肝变肝癌的方法
时尚达人需当心乙肝传染
脸色发黄是乙肝的症状吗
绾畏乐我腋蔚拇??/p>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