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一直是我国最为常见也是一直无法彻底根治的肝部疾病,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机体或者母婴传播所致的肝部炎症、肝细胞坏死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影响的疾病。同时,由于乙肝具有传染性,而使得乙肝患者经常不招人“待见”,长此以往给患者社交和心理也造成了极大影响。做好乙肝预防是必要的,但过于防范也是不可取的。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一起是否就要被传染上HBv呢当然不会,医学家们很负责任地告诉我们,如下的行为都不能引起HBv的传播: (1) 一起就餐。前面已介绍过消化道是不能传播乙肝的,和乙肝带毒者共同进餐肯定不能传播HBv。可是,社会上总有一些人“怕”,如果知道谁是乙肝带毒者,便将其排斥在外。我们遇到一位乙肝带毒者非常苦恼,单位免费提供中午餐,领导就明确提出不让他参加,自己拿碗筷也不允许,后来他找到我们,我们立即为他写了个证明:“可以和大家共同进餐”。但迫于压力,他还是没敢将证明书拿给领导看。 (2) 相互握手。尽管在乙肝带毒者的汗液中可能检测到HBv标志物,但握手仍是安全的。实际上,健康人的手上可以沾染很多种微生物,有人研究发现,手上的病菌、病毒多达成千上万,他却不会发病。这些病菌、病毒只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不是病菌、病毒落到手上就一定发病,人体还有自己的抗病能力,汗水中也含有一种酸类.不利于病菌、病毒的生长。你要注意洗手、就更不成问题了。 (3) 礼仪性接吻。乙肝带毒者的唾液中可能含有HBv,但礼仪性接吻不沾染唾液,属于“干接吻”,即使口唇相互接触也没有问题。爱人间、相恋者的双方唾液混合可能有一定传播作用,但实际意义也不大。因为从口腔感染HBv的机率是不大的,不少学者试验,都证明HBv在口腔难于传播成功。 (4) 相互拥抱。这是一种常用的礼节性行为,因为没有实质性接触,不可能造成HBv的传播。只是有的人总感到对方是一名乙肝带毒者,心理上难于接纳而已。 (5) 跳舞。在一起跳舞时可能有手拉手的动作,这都不足以构成HBv的传播。其实在舞池中,谁也不知道谁的底细,说不定你的舞伴就是一位乙肝带毒者。但是,只要知道了对方是乙肝带毒者,就再也不愿意和人家跳舞去了。这纯粹是精神作用。 (6) 共同游戏、旅游。在野外进餐、相互掺扶、说笑谈话都不能引起HBv的传播,道理非常简单,乙肝带毒者体内的病毒和对方没有传播的渠道,只是一般的接触,怎能使HBv进入对方的血液中呢。大自然界的环境,绝不是传播HBv的场所。 (7) 同室居住。同学们在一个集体宿舍里,其中有乙肝带毒者,是不会发生彼此传播的,HBv不能在空气中存活和复制。每一种病菌和病毒,都有自己独特的传播渠道,HBv主要通过血液这一渠道传播,不会从呼吸道侵人人体,即使对方打喷嚏,或咳嗽,都不能构成感染。 (8) 同一教室上课。这也是很安全的,不会传播乙肝。 以上即是专家对于不会引起乙肝传播的途径介绍,相信您已经有所了解。患有乙肝,要积极采取科学的乙肝治疗措施。同时,旁人也要正确认识乙肝传播的途径,无需过于防范,给患者心理造成严重负担。祝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