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丙肝 > 介绍 > 正文

肝功能损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8日

肝功能损害

3 讨论①利福霉素钠是利福平的衍生物.为一种半合成利福霉索类抗生素。在利福霉素结构上引Na+基团,克服了利福平不溶于水的缺点,避免了利福平引起恶心、呕吐,使患者不能耐受的缺点:参考文献报道,利福霉素钠对结核杆菌的杀菌作用比利福平强,口服利福平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不能耐受时,可选用利福霉素钠:② 以上临床资料表明.利幅霉素钠肝毒 比利福乎低 并观察到肺结核并发肝脏疾患时,有肝功能损害比无肝脏庚患者.用药后肝功能损害率明显升高 与参考文献相近:③ 利福霉素钠肝毒件发生机制:利福霉素进入体内后迅速分布于肝脏.从胆汁中排出,利幅霉素钠与胆红索在肝胞内竞争性排泄机制.可致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升高:甚至发展为肝细胞代射障碍:由于睫性肝病患者4=身存在肝脏微循环障碍,对药物代谢、排泄能力相应降低,如果仍应用常规剂量的利福半与利福霉素钠,势必引起肝功能损害. 因此临床使用中对肺结核并发慢件肝病患者应提高警惕.避免药物对肝功能损害。

2 结果无肝脏疾病的肺结核患者:利福霉素钠组38例,肝损害4例(10.5%);利福平组45例.肝损害l0例(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着性(P<0.01):并发肝脏疾病的肺结核病患者,利福霉素钠组l6例 肝损害5例(31.3%):利福乎组15例.肝损害9例(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着性(P<0.01)。

1.2 治疗方法 ll4例患者均采用三或四联抗结棱治疗。利福霉素钠组:利福霉素钠0.5g.静脉滴注,qd.连用2O d:利福平组:利福平片0.45 g,两组均服用,异烟肼0.3 gd-1,吡嗪酰胺1.5g,或乙胺丁醇0.75 g.链霉素注射液0.75 gd-1,im.加服肌苷片及维生素C片,20 d治疗结束后复查肝功能。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消化道症状即停药,复告肝功能。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肺结核住院患者114倒,随机分为①利福霉素钠针组54例.男30例.女24例,Ⅲ型肺结核16例 Ⅳ型肺结核l3例,V型肺结核25例,平均年龄(46 0±1.5)岁;②利福平组60例,男32例,女28例,Ⅲ型肺结核19例,Ⅳ型肺结核17例,V型肺结核24例,平均年龄(44.0±l 7)岁。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前肝功能均正常,肝脏B超发现肝硬化(HBsAg阳性者除外)、脂肪肝、肝胆管结石10例.用同位索放射免疫法查得HBVM阳性21例,共31例,均以抗结核护肝治疗20 d,复查肝功能。

利福霉素钠对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抗结核药物常对肝脏均有一定影响.并发肝脏疾患时损害更为明显 现将1999~2000年住院肺结核患者,将利福霉素钠组与利幅平组肝功能损害情况报告如卜。

延伸阅读:

乙肝母婴垂直传播
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30微克,同时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出生后3个月和6个月再各注射乙肝疫苗1次。这虽不是终生免疫,但可使婴儿产生自动免疫力,对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保护率可达97.2%以上。 三、把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关。这是阻断母婴间乙肝病毒传播的最佳措施。尤其是HBsAg和HBeAg(e抗原)均阳性的产妇,以……更多>>

肝功能不全
一、消除诱因(Obliteration of predisposing causes)谨防诱因的出现,无论对尚未发生肝性脑病的肝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抑或是已经发生肝性脑病的病例,都是十分重要的。 肝性脑病是肝功能不全发展至晚期失代偿阶段的最终临床表现,死亡率高。鉴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而且其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防治措施也应是综合。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