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特征(7)无症状供血者传播丙型肝炎给受血,以及从一个供血者连续6年采集的血液,对黑猩猩仍具传染性,提示有慢性携带状态,其携带率甚至比乙型肝炎更高。
丙型肝炎特征(6)生化的组织学康复后2-3年,常常又出现转氨酶缓慢升高或间歇升高。
丙型肝炎特征(5)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女性较男性易发展为慢性,经皮传播较肠道貌岸然传播易发展为慢性。
丙型肝炎特征(4)短潜伏期丙型肝炎,病情较重,症状较多,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
丙型肝炎特征(3)潜伏期2-26周,平均7.8周,较输血后乙型肝炎平均11.8周为短。有报告短潜伏期丙型肝炎,大多见于用第Ⅷ因子的血友病患者,潜伏期最短者4天至2周,大多数1-4周。潜伏期的不同,可能反映丙型肝炎因子的不同或同一因子的不同剂量所致。
丙型肝炎特征(2)转氨酶升高呈3种特殊的类型,即单相型、双相型及平坦型。
丙型肝炎特征(1)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比较:转氨酶峰值较低,无症状及无黄疸病例较多,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除非定期检查肝功才能作出诊断。
延伸阅读:
丙型肝炎临床症状
丙型肝炎临床症状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据观察研究,约40%~50%发展成为慢性肝炎,25%发展成为肝硬化,余为自限性经过;从HCV发展成慢性肝炎平均约为10年,肝硬化平均约20年,少数患者恶变成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需30年。 丙型肝炎临床症状④短潜伏期丙肝,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更多>>
丙肝在配偶中感染如何
丙肝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制品传播,但实际上有不少并非通过输血传播。日本时四元对丙肝患者能否将丙肝病毒传染给其配偶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是82名慢性丙肝患者的配偶,对照组为47名慢性乙肝患者的配偶。结果表明慢性丙肝患者配偶的肝功能障碍发生率较慢性乙肝患者配偶肝功障碍发生率明显高。因此认为,丙肝病毒可在配偶间发……更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