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国丙型肝炎防治论坛上了解到,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型肝炎认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丙肝的检测率低下,仅有5%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
而被称为“沉默杀手”的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由于症状隐匿,大部分急性肝炎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上了丙肝。专家指出,丙肝病毒可潜伏20年且目前无疫苗可预防,严重后可恶化为肝硬化和肝癌,但如果及早治疗七成患者可完全治愈。
我国约3800万人染丙肝
据悉,这次论坛是我国首次在丙型肝炎领域将中外学者、全国主要省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医务界管理人员、临床治疗和检验领域专家会聚一堂,围绕丙型肝炎在全球和中国的流行现状,各国的防治情况,以及中国丙型肝炎防治工作的前景与重点进行的高层研讨。
丙肝之所以在医学界引起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对人体的危害性不亚于乙肝,而且近年来在我国的报告发病正日益增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教授在题为中国丙肝现状的报告中指出,据1992年我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一般人群抗-hcv(丙肝病毒)阳性率为3.2%,约有38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并且卫生部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统计显示,我国丙型肝炎新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丙肝检测率仅5%
在我国,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型肝炎认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丙肝的检测率低下,仅有5%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
据广州市肝病医院(原市八医院)院长唐小平介绍,该院已于今年6月份开设了丙肝门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1~10月份,由该院检测发现的丙肝病例数为200多例,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1倍。“这主要与近年来媒体对丙肝的宣传增加,人们逐步重视有关,但我们相信,目前这种状况与实际感染的数字仍然有非常大的差距。”
专家指出,80%的丙肝患者会在6~7周内转化为慢性丙肝,持续损害患者的肝脏,部分人最终可能
延伸阅读:
丙肝治疗哪招有效
由此可见阻断慢性丙肝的发展关键是进行病原治疗,在控制和消灭病原的过程中,也应认识到必伴有肝组织的损害,因此对应用干扰素治疗的病人应重视病例选择,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访,最 世界上目前生产的第三代干扰素,是由科学家从几种天然产生的干扰素亚型中,将其中各自的有效成分重组合成的一种干扰素,商品名叫“干复津”,治疗慢性丙肝已证实有很好的疗效。
慢性丙肝需及时
慢性丙肝需及时应用干扰素治疗约3/4的病人感染HCV后病程会迁延,或者间歇性反复性升高,病程超过6个月,成为慢性丙肝。专家们认为,对急性丙肝也必须给予抗病毒治疗,可以减少其慢性化发生。 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较为广泛的传染病,罪魁祸首是丙型肝炎病毒(HCV)。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