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和乙肝患者在一起吃饭会不会传染?我要确切点的答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1)经血传播 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输人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实验证明,只要极微量含有乙肝……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1)经血传播 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输人全血、血浆、血清或其他血制品,通过血源性注射传播。实验证明,只要极微量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就可引起乙肝的传播。
(2)医源性传播 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血液透析患者常是乙肝传播的对象。
(3)胎源性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
(4)性接触传播 近年国外报道对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观察肯定,乙肝的性传播是性伙伴感染的重要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
(5)昆虫叮咬传播 在热带、亚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肝传播起一定作用。
(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肝。其中口对口传染可能是最重要方式。因为急慢性肝炎及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都能检查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科学家做过试验,把病毒含量很高的液体喝进体内并不能造成感染。那么为什么很多人都误认为是通过吃饭传染的呢?这是因为人类最早认识的甲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当时还没有病毒分型,统称为传染性肝炎。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才将不同的肝炎病毒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也就是原来的表面抗原。七十年代,人们正式将两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区分为甲型和乙型,而将不同于它们的肝炎病毒称为“非甲非乙型”。
乙型肝炎病毒是非胃肠道传播的病毒,它与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相似,都是通过伤口经血液传播的。在第6种途径中,“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肝”指出,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时,如果共用餐具,而此时恰好口腔皮肤粘膜有破损(即口腔溃疡),还是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延伸阅读:
大学哪些专业对乙肝患者有要求
据了解,最近,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对高考的体检标准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涉及到乙肝考生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条: 第一,根据教育部要求,报考高等院校的考生均应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验。两项检验正常值分别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谷丙转氨酶0—40u/L。如发……更多>>
乙肝携带可否根治
首先,乙肝病毒携带者结婚生育有很大几率会把乙肝病毒传染给第二代,这叫母婴垂直传播,是传染,而不是遗传。建议你女朋友先做一下乙肝病毒基因检测,如果病毒含量很高,最好经治疗后病毒滴度明显下降或HBeAg阴转后再考虑妊娠。近年来医学上采用对HBV携带母亲的婴儿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即在婴儿出生后立即注射高效价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乙肝疫苗、以及在母亲妊娠的最后一个月……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