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脂肪肝

首页 > 肝病科 > 脂肪肝 > 症状 > 正文

药物性肝病诊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7日

  药物性肝病诊断7、其他同时存在的因素 例如慢乙肝携带者,糖尿病,甲状腺病,肌病,胆道疾病等。  

  药物性肝病诊断6、合并用药 何者为主,或二者的共同作用 (如异烟肼与利福霉素)。

  药物性肝病诊断5、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如:各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药物性肝病诊断4、肝损伤的定义,包括组织学和肝脏生化功能 肝细胞损伤为ALT大于正常值上界2倍以上,淤胆型损伤为ALP大于正常值上界2倍以上,可伴有或不伴有血清胆红素增高。在一周间隔测定2次,均为异常。单次增高或ALT/ATP值在正常值上界1-2倍之间,不能诊断为药物性肝病,需定期复查。

  药物性肝病诊断2、肝损伤的病程与停药或继续用药的关系 急性肝细胞损伤型的肝损伤,大多在停药15-30天内明显改善,急性淤胆型或混合型,于停药30-60天内基本恢复。

  药物性肝病诊断1、肝损伤发生与用药的时间关系 绝大多数肝损伤的出现,在用药5-90天内,或停药后15天内发生。

  药物性肝病诊断标准,应考虑下列因素:

  药物性肝病的诊断可根据服药史、临床症状、血象、肝功能试验、肝活检,以及停药后效应作出综合诊断。特别应注意投药剂量、疗程、有无合并用药、服药和出现有肝损害的时间关系,是否合并其他肝外表现(皮肤、黏膜、血象、肾、关节等)。对于过敏型的药物性肝病,应用药物致敏的巨噬细胞 (或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和/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H-胸腺嘧啶标记),在部分病例可得到阳性结果。

  由于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有相当一部分的病人被误诊或漏诊。首先,药物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并无特异性,常易被诊断为:“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性黄疸”等肝胆系疾病。其次,药物性肝炎也往往被原有疾病的表现所掩盖,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有的药物性肝病的病变比较轻微或局限,甚至常规的肝功能试验也不易检出。例如氨甲蝶呤所致的肝病,除非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肝功能试验往往正常。另一方面,如原有肝脏疾病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症状加重,ALT增高,或出现黄疸,往往认为系原有肝病的加重,而不认为是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例如慢性肝炎病人在服用联苯双酯、马洛替酯或其他中草药过程中,就有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我国人群中HBsAg的携带率很高,这种病人一旦发生药物性肝病常常被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而不去深究其用药的病史,从而使诊断误入歧途,病人继续服药,病情不断变化。所以要做好药物性肝病的诊断,首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做好鉴别诊断,观察食用可疑药物的反应。

  延伸阅读:

  肝功检查的内容
提到肝功能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转氨酶,甚至有人认为转氨酶就是肝功能,其实肝功能的种类很多,反映肝功能的试验已达700余种,新的试验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建立,主要包括四大类。    肝功检查内容①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包括血清酶类及血清铁等,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CP)、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更多>>

  肝功能不全的标准
治疗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再恢复的可能,但相当数量的病人预后不良。病人应绝对卧床,避免并去除诱发肝昏迷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救治出血,加强对症支持疗法。有条件者应考虑肝脏移植手术。   诊断 凡在肝病基础上出现黄疸迅速加深、肝脏短时间内缩小、神经精神症状、转氨酶升高或胆酶分离(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增高而胆红素增高明显)等表现都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那肝……更多>>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