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一般是通过B超或CT检查等被发现。因此,定期体检对于早期脂肪肝的发现非常重要。
陈金联副主任医师指出,轻度的脂肪肝往往症状轻微甚至没有任何症状。部分患者会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等,且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胆囊炎或慢性胃炎。
早期症状轻微 体检不可忽视
此外,糖尿病、药物性肝损害、高脂血症等都与脂肪肝的发生关系非常密切。
眼下不少热衷于减肥瘦身的年轻女性,经常用蔬菜和水果代替主食。当人体无法获得葡萄糖及脂肪燃烧时所需的氧化酶类时,就会动用身体其他部位贮存的脂肪、蛋白质来转化为葡萄糖。当大量脂肪、蛋白质通过肝脏这一“中转站”转化为热量时,就容易导致脂肪在肝脏滞留,造成脂肪肝。
和营养过剩恰恰相反,长期营养不良、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也会引起营养缺乏性脂肪肝。
营养过剩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因为过剩的营养物质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所以那些肥胖者,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更容易得脂肪肝。这些人平时大都吃得多而运动少,并且喜欢吃些甘甜油腻的食物,很容易导致脂肪在肝脏积聚。
因此,远离酒精性脂肪肝,最重要的就是戒酒,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大量酗酒首先会影响肝脏内脂肪酸的代谢,乙醇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经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最终会转化为甘油三酯。长期大量饮酒,必然会导致大量甘油三酯堆积在肝脏之中,从而逐渐形成脂肪肝。
酒精是肝脏的第一杀手。脂肪肝主要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就是由于长期饮酒造成的。
吃得太好太差 都会损害肝脏
肝脏是合成脂肪的器官,并非储存脂肪的器官。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其中含有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当脂肪含量超过10%,即为轻度脂肪肝;10%到25%为中度脂肪肝;25%到50%为重度脂肪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陈金联告诉记者,脂肪肝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像李先生这样的年轻脂肪肝患者不断增多,且每年春节长假过后,由于饮食不加节制、饮酒过量,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但节日里应酬不断,喝酒又不加节制,李先生近来总觉得消化不良,有时候还会觉得轻微的恶心。无奈之下,他又来到医院,B超检查发现,他的脂肪肝比去年检查时更严重了。
李先生今年三十出头,去年体检时被查出患有轻度脂肪肝。这一结果让他和家人都吓了一跳。医生告诉他,虽然他的病情并不严重,但一定要在日常饮食中控制油腻的食物。李先生自从拿到体检报告后就一直不敢大意。
节日饮酒吃喝 节后最易加重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且越发青睐“好吃懒动”的年轻人。由于节日里接连饕餮大餐再加上酒席频频,元宵过后,不少脂肪肝患者急于降脂。专家指出,春天正是养肝的好季节。然而,远离脂肪肝,也不能一味吃素。
延伸阅读:
什么食物能防止脂肪肝
此外,胡萝卜、花生、葵花籽、山楂、无花果等也可以起到降脂作用,脂肪肝患者不妨经常选食。
八、甘薯:能中和体内因过多食用肉食和蛋类所产生的守多的酸,保持人体酸碱平衡。甘薯含有较多的纤维素,能吸收胃肠中较多的水分,润滑消化道,起通便作用,并可将肠道内过多的脂肪、糖、毒素排出体外,起到降脂作用。
七、洋葱:所含的烯丙二硫化物和硫氨基酸,不仅具有杀菌功能,还……更多>>
脂肪肝预防的一些食疗
适应症:肝炎后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适应症:肝炎后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
脂肪肝预防的一些食疗3、宋氏自拟方。柴胡、三棱、莪术各6克;枳实、党参、鳖甲(先煎) 各10克,当归、云苓,川楝子各12克,赤芍、白术各15克,生山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