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肝硬化

首页 > 肝病科 > 肝硬化 > 症状 > 正文

肝硬化的超声表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8日

  脂肪肝  是由于肝细胞内脂肪沉着,超声显象出现回声较强的点状回声,有时易与肝硬化的声象图混淆。但脂肪肝声象畋的最大特点是肝后缘的回声明显衰减或消失。患者见血脂可增高,而肝硬化整个肝区均有回声增强的点回声或见散在性小块状回声,脾脏肿大明显。

  弥漫性肝癌的声象图主要在肝脏切面上出现弥漫性,分布不均匀、粗细不规则的点状或小块状回声,与肝硬化声象图类似。但两者有不同之处,如弥漫性肝癌的肝脏后部回声比较弱,肝硬化后部声衰减不明显或没有声衰减。肝硬化晚期可出现肝脏萎缩,脾脏肿大明显,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可增宽。如在肝硬化的基础上 发生弥漫性肝癌时,则与肝硬化鉴别较困难,需结合病史、体征和有关生化检查加以鉴别。

  超声显象对肝硬化的诊断并非特异性 ,其声象图易与其他疾病的声象混淆。重要的是应与肝癌、脂肪肝进行鉴别。

  150.肝硬化声象图应与哪些疾病声象图鉴别?

  尾状叶的测量,近几年来,有人将肝脏尾状叶增大作为诊断肝硬化指标之一。认为经下腔静脉知状切面测尾状叶。厚度与全肝厚度之比:肝硬化平均值为0.38± 0.07(0.23~ 0.58)。国内有人报道,肝尾状叶的正常值其上下径不过6cm,左右径不过5.5cm,前后径不过2.5cm。

  腹水,肝表面与腹壁间,肝肾之间,出现清晰的液性暗区,腹小量较多时,胆囊壁小肿,呈双层改变,大量腹水时,可见到肠袢,大网膜在清晰的液性暗区中浮游和肠壁小肿,脾肾之间和下腹部均可见成片液性暗区。

  脾肿大。上下径可超过13cm,脾门厚度可超过5cm血吸虫肝硬化尢为明显。

  门脉性肝硬化,门静脉可增粗,血吸虫肝硬化门静脉增粗更为明显,常在1.4CMC以上。

  肝包膜不光整,呈锯齿状改变。

  肝脏缩小为晚期肝硬化的重要表现。有人提出,第七肋间肝右叶厚度小于6.0CM为肝缩小(大于9.3CM为肝肿大,)左叶上下径小于3.3CM或厚度小于4.5CM为肝缩小。

  胆汁性肝硬变。为肝内胆管梗阻造成。肝内回声增多,肝脏肿大,如为肝外胆道梗阻者,则可显示肝内胆管多处扩张。如在胆总管下端梗阻,可出现胆总管明显扩张,胆囊肿大。

  血吸虫肝硬化,肝脏明显增大。左叶尢明显,肝表面不平。肝内点状回声增多、增粗、分布不均匀,肝内血管网络及其它管腔结构排列紊乱,出现所谓“地图状”回声。

  门静脉性肝硬化进入重度,因肝内纤维化明显,肝脏常因之缩小。肝内点状回声增多、变粗、门静脉内径中度增宽。

  肝脏早期因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而肿大,左右叶径经增大,侧缘角、下缘角增大。

  肝硬化的超声表现症状是怎么样的啊?肝硬化的超声表现明显吗?怎么样检查肝硬化的超声表现啊?

  延伸阅读:

  肝硬化表现
  上述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这些并发症,要尽快尽早就医,特别是到大型的专科医院以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   5.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且未获恰当治疗时可出现肝肾综合征,其特点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低血钠与低尿钠。   4.原发性肝癌。在出现短期内病情迅速发展与恶化,进行性肝肿大,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肝区痛,血性腹水,长期发热,甲胎蛋白(A……更多>>

  晚期肝硬化临床表现
  (4)门体循环性脑病:其程度可自轻微的EEG改变、性格改变、定向力障碍到不同程度的昏迷。   (3)腹水:肝硬化患者腹水的形成使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部分患者尚可发生胸水,左侧胸腔多见。   ( 2)充血性脾肿大和脾功亢进:在脾脏肿大的同时,常有外周血细胞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4.门脉高压征的临床表现(1)静脉曲张①约40%--70%的肝硬化病……更多>>

相关阅读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