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介绍 > 正文

肝脏与脾的密切关系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0日

20110401

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首先,肝脾两脏的关系在于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

其次,肝藏血,脾统血,肝与脾在血的生成、贮藏及运行等方面亦有密切的联系。

(1)消化方面

饮食物消化吸收、水谷精微输布、糟粕下行均在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协同下完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升胃降及两者功能的协调。

只有脾气健运,化源充足,肝得滋养才能遂其疏条达之性,《删补名医方论》谓:“肝为木气,全赖土滋培,水以灌溉。”若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困遏脾阳,或湿郁化热,湿热熏蒸肝胆,可致肝疏泄失职,见纳呆、便溏、胸胁腹痛、呕恶、黄疸等症,称为“土壅木郁”。

(2)血液方面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又主统血,固摄血液防止溢于脉外。脾气健旺,生血有源,血循脉中,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肝得所养,则能正常疏泄,促进脾气健运,发挥生血统血的作用。

此外,肝藏血,两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液统藏,起着防止出血的作用。若肝病日久不愈,可造成脾气不和,气血畅行受阻,藏血统血失司,则出现瘀血、鼻衄、齿衄、呕血、便血等血证,肝不藏血与脾不统血同时并见,临床称为“藏统失司”。

一般来说,肝不藏血多见实证,脾不统血多见虚证。总之,肝与脾关系密切,肝病传脾,脾病及肝,肝脾两脏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张仲景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责任编辑:杰瑞)

相关阅读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