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介绍 > 正文

聚肌胞治疗乙型肝炎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0日

0219

聚肌胞(Polyt: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核糖核酸,可诱导低水平的干扰素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此外还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某些特异性免疫功能,达到抗肝细胞坏死和抗肿瘤作用等。用量一般为每次2-4mg,每周2或3次,3个月为工疗程;也有采用每次静脉注射聚肌胞 10mg,每周2次,疗程3个月。治疗后表面抗原滴度明显下降者占22.5%,使e抗原阴转率达36.8 %,使核心抗体滴度明显下降者占 55%。在治疗中测定患者血清干扰素,凡能诱导出血清干扰素的患者,疗效就好,可使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治后转阴率达80%,使e抗原全部阴转;但患者体内未能测出诱生干扰素者,其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只有27%阴转。但对该药的长期效果尚缺随访观察。

国产聚肌胞剂量在(0.04-0.02mg/kg体重范围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约10%病例在最初几次用药后出现一过性低热。此外,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即使连续用药半年以上,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当聚肌胞剂量大于1mg/kg体重时,则几乎所有患者都发生一种类流感病样症状,如发冷、发热、肌痛、恶心等;当剂量大于6mg/kg体重可使血清转氨间酶时性上升,碱性磷酸酶亦有轻度暂时性升高。

近年主张该药与其他抗病毒药或免疫调节药成强的松联合应用,结果提示联合疗法对乙肝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似优于单用聚肌胞治疗。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