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对乙肝受到过歧视,有乙肝防治专家指出,社会对乙肝的歧视其实主要源于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误解,很多以为日常生活的接触,包括吃饭、握手等途径都能传播乙肝病毒。
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误解
误解一:和乙肝患者吃饭就会传染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指出,歧视其实是人们对乙肝传播途径认识上的误区,不少人以为和乙肝患者吃饭就会传染,所以哪怕是一些患者的家人,都与表面抗原阳性的家庭成员分桌或者分餐。“一些感染的乙肝的小孩子从小就被这样对待,性格都受到了很大影响,这是非常错误的。实际上,一般的社会交往,例如吃饭、聊天、握手等,根本不会传染乙肝。”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以及性传播。
误解二:DNA一转阴马上停药
在乙肝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人,DNA一转阴就马上停药就是一种常见现象。
对此,侯金林认为,口服的抗病毒药的疗程是没有确定的,它与干扰素只是抑制病毒复制不一样。实际上,抗病毒药是通过外力来压制病毒,外力取消了,病毒就会反弹。“就像手压弹簧一样,一放手弹簧就弹回来了。按照实践的经验,抗病毒治疗一般要坚持两到三年。”侯金林说:“为什么这样的长期治疗,就是要让另外一只手也压上去,这只手就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只有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了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作为专科医生,开始用药之初就要跟病人讲清楚,要让病人全面了解并接受这样的过程。
误解三:反正花了钱也治不好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暂时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让乙肝病毒彻底在病人体内消失,因此很多患者对治疗没有信心,认为“反正花了钱也一辈子摘不掉乙肝的‘帽子’,那还治来干什么呢?”
“其实不然,医学界目前有专家主张把乙肝治疗目标分为有限的目标和长远的目标。”侯金林解释说,有限的目标就是起码要达到用了抗病毒药物之后使肝炎不活动、转氨酶不高、病毒不复制,我们可以把这个比作“小康水平”;还有些用干扰素的病人有可能连表面抗原都转阴,这个概率大概在5%左右,这就是“共产主义”了。“所以,不能说达不到‘共产主义’就不奋斗了,起码还是可以追求‘小康水平’。”侯金林说,而且更重要的是,乙肝患者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保护肝脏,那么即使表面上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但实际上乙肝病毒已在体内悄悄的侵蚀着肝脏的健康,加速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的到来。
专家提醒:
一般的乙肝病人跟正常人没什么差别,如果转氨酶特别高就不要参加剧烈运动,多休息,否则,一些适量的运动和家务是可以帮助患者增强抵抗力的。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其生活更是跟正常人基本一样,遵循健康的生活习惯就可以了,比如作息规律、少熬夜、少饮酒、合理饮食。但要注意的是,携带者也要定期监测,半年左右检查一下。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