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6
慢性乙型肝炎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病情在短期内复发加重,ALT升高至400U/L以上;或慢性轻度乙型肝炎反复出现肝功能不正常等。
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期临床表现
患者自觉近几天明显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肝区不适或疼痛、腔胀,或兼有低热。体检发现有的患者面色晦暗,巩膜及皮肤常黄染,可有蜘蛛痣及肝掌。
实验室检查
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400U/L以上,一般转氨酶升高比胆红素升高早1周左右,少数病重患者后期可有酶—胆分离现象,胆红素、胆汁园明显升高,或兼有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清ALP和rGT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免疫学检查检出有关HBV抗原和抗体。
血清胆碱酯酶(ChE)
是反映肝细胞合成障碍的可靠指标.严重肝实质病变的重度活动期患者ChE明显下降。
B超检查
多数患者有脾肿大和门静脉内径宽度增加,或兼有胆囊壁增厚,慢性重度活动性乙型肝炎可见肝脏形态略有缩小,待病情稳定后,部分怨者肝脏大小可恢复正常。
乙型肝炎慢活肝应与下列疾病鉴别,如急性病毒件肝炎、丙肝慢活肝、乙肝合并丁肝慢活肝、药物引起的急件肝损伤、酒精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豆状核变性及α抗胰蛋白酶缺乏等。(责任编辑:杰瑞)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