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7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占1亿以上。
乙肝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特点为起病较缓,以亚临床型及慢性型较常见。无黄疸型HBsAg持续阳性者易慢性化。本病主要通过血液及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另一方式为母婴传播。乙肝疫苗的应用是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1.肝功能检查
包括胆红素、麝香草酚浊度试验、AST、ALT、A/G、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蛋白电泳等。
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如果肝细胞坏死, ALT和AST就会升高。但这两种酶在肝细胞内的分布是不同的。ALT分布在肝细胞浆,AST分布在肝细胞浆和线粒体中。 急性肝炎和轻症的慢性肝炎, 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因此,AST/ALT<1;慢性肝炎的后期,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是严重的,线粒体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AST升高明显, AST/ALT>1甚至>2。
ALP和GGT在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明显升高, 酒精性肝炎患者的GGT明显升高。白蛋白是在肝脏制造的, 当肝功能受损时, 白蛋白产生减少, 球蛋白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 当体内存在敌人时, 球蛋白产生增加, 因而慢性肝炎病人由于肝功能减退,白蛋白产生减少,又由于体内存在肝炎病毒这个敌人,球蛋白产生增加, 而造成A/G比值倒置。
肝细胞受损时, 胆红素的代谢及泄均发生障碍, 因此TBil和D Bil均升高。
2.特异血清病原学检查
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有条件可检测HBVDNA,DNAp,PreS1、PreS2等。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内HBVDNA。(责任编辑:罗燕平)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