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我们国人,普遍都知道这么一句话:“莫生气,气大则伤肝。”其实,这句话的出处,便是来自医书之中。祖国中医,对肝部疾病的知识,远比西医要早、要丰富。不仅对肝脏的功能,拿捏准确。对于肝部疾病,像是肝硬化一类,在护理、调理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中医因此说,得上肝硬化,“生气”更可怕。
们国人,普遍都知道这么一句话:“莫生气,气大则伤肝。”其实,这句话的出处,便是来自医书之中。祖国中医,对肝部疾病的知识,远比西医要早、要丰富。不仅对肝脏的功能,拿捏准确。对于肝部疾病,像是肝硬化一类,在护理、调理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中医因此说,得上肝硬化,“生气”更可怕。
“气大伤肝”,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根据《黄帝内经》中的记载,认为“肺志为忧,肾志为恐,肝志为怒,怒则伤肝。”早在几千年前,祖国中医前辈,便总结出了,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中医所讲的“情志”,跟肝脏疾病,是息息相关的。
肝硬化患者,本身就是肝功不足,肝细胞纤维化。生气、发怒、着急,对肝病患者,有着十分巨大、且消极的影响。有些肝硬化患者,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大出血、甚至于肝昏迷,直接就是由于感情“大起大落”,特别是生气,发火导致的。
此外,肝硬化患者,有些时候,特别是一些性格平时温和的患者,在患上肝硬化之后,也会变的急躁、易怒起来。生气、肝硬化,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由于肝硬化,导致的性情急躁,是肝硬化的表现之一。中医里,对于这种情况,称之为:“四时而旺,肝火上行。”
得上肝硬化,“生气”更可怕。因此,在治疗肝硬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心性的培养,少发雷霆之怒。
推荐阅读: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用药原则是什么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