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肝病的一种,在临床表现上出现的类型也是呈现多样性的,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和不同的情况,而不同的类型也对应着不同的丙肝治疗方法。那么,丙肝的不同临床表现有哪些不同的
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肝病的一种,在临床表现上出现的类型也是呈现多样性的,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和不同的情况,而不同的类型也对应着不同的丙肝治疗方法。那么,丙肝的不同临床表现有哪些不同的治疗方法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1.急性丙型肝炎:有确切证据提示干扰素治疗能够降低急性丙型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HCV感染急性肝炎发作后8-12周进行,疗程为12-24周。
2.慢性丙型肝炎:应在治疗前评估患者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肝功能反复异常者或肝穿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中度以上纤维化(S≥2) 者,易进展为肝硬化,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3.丙型肝炎肝硬化:
(1)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难以耐受IFNα治疗的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行肝脏移植术。
(2)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尽管对丙肝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为使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抗病毒治疗。
药物滥用和注射毒品是引起丙肝的因素之一,注射毒品和药物滥用的人群的感染率要比正常人群高很多,所以不要共用针头或者针头。当然,最彻底地方法还是彻底戒除这些恶习。
以上是对丙肝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不同的治疗方案的相关介绍,希望对您的康复和预防有所帮助,在此小编祝你身体健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