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治疗 > 正文

清除乙肝表面抗原不再是梦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31日

  “乙肝表面抗原转换在部分慢性乙肝患者中间是有可能实现的。”在近日深圳召开的全国中青年专家肝病论坛上,香港肝病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主任陈力元教授指出,表面抗原是重要的临床指标。表面抗原滴度的变化,提示治疗后的疗效,是预测疗效的风向标,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开展这个检测项目。

  cccdna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源头”

  如何判断乙肝病人的预后,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血清中hbvdna的变化是判断疗效的重要指标。但临床发现确实有很多乙肝病人,治疗后即使血清中hbvdna在正常值以下,预后仍不乐观,停药后hbvdna常会反弹,甚至导致病情反复。

  陈力元教授强调,与血清中hbvdna相比,潜伏在肝细胞里面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closed circulardna,以下简称cccdna)可以更好地从根本上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可以帮我们更准确地预测患者对治疗的长期反应。

  “cccdna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它好像是病毒生产线的源头。只有消灭了这个源头,才算是把病毒从体内彻底地清除干净,”陈力元教授如此比喻。如果患者用药后,只是清除了血清中的hbvdna,一旦停药,细胞中的cccdna还会复制出更多的病毒,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什么cccdna如此重要,临床上却极少开展相应的检查?这是因为cccdna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靠抽血检测不到,只能借助有创的肝脏穿刺。更重要的是cccdna含量很低,每个肝细胞里只有5―50个拷贝。“能够准确检测的实验室在全球范围内也屈指可数,这使得目前临床上很难推广这项技术。”陈力元不无遗憾地说。

  监测表面抗原滴度,把握疗效预测的风向标

  为进一步揭示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的源头―cccdna的影响,医务界和广大患者都希望能有一种检测方法,既能反映治疗前后cccdna的水平,在临床上又切实可行。陈力元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临床试验,观察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与口服核苷酸药物联合,或单药治疗后,肝细胞cccdna、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和血清hbvdna及其他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中乙肝表面抗原滴度与cccdna水平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其变化趋势也很吻合。而hbvdna及其他指标与cccdna的相关性都不如表面抗原定量。“就这一观察而言,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可以反映cccdna的水平,监测表面抗原滴度,有助于把握疗效预测的风向标,鉴于这是从小型的研究中得出的观察结果,结论还有待于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得以证实。”

1 2 下一页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