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基本的生理功能是参与肝内凝血因子合成时分子的修饰过程。维生素k主要有4种:植物如苜蓿中所含的是k1,人体消化道内大肠杆菌合成的是k2,维生素k3、k4是由人工合成的。k1、k2为脂溶性的,需要胆汁来协助吸收;而k3、k4则是水溶性的,不需胆汁帮助吸收。近年来,又发现维生素k的一些新用途,来了解一下吧!
多选用维生素kl而不宜用k3,急、慢性肝炎均可使用。一般k1用20mg肌肉注射或40mg稀释后静脉点滴,2周为1疗程,可明显缓解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并改善肝功能。
调整消化道的活动
可用于胃肠道蠕动功能不良及手术后肠蠕动无力而胀气的病人,多用肌肉注射的方法。
缓解平滑肌的痉挛
当消化道受到病因刺激、平滑肌发生痉挛而引起疼痛时,可配合使用维生素k,如急性肠胃炎、胆道蛔虫、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时的腹痛。
小儿支气管痉挛
应用维生素k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疗效甚好。它在解痉、平喘、镇咳方面,可以取代氨茶碱,作用机理可能是:延缓皮质激素在肝脏内的分解,间接地起到增强内源性皮质激素的作用;能直接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及对抗乙酰胆碱、组织胺对平滑肌的兴奋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小儿常用剂量为维生素k1或k3,每次1~2mg/kg体重,每日1~2次,可行静脉滴注或肌注,疗程为5~7日。首次剂量要充足、病情较重者应配合其他药物综合治疗。
1 2 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