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护理 > 正文

诊断乙肝病毒“隐匿型”感染有新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31日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病理科博士生导师苏勤教授和德国癌症研究中心c.h.施洛德教授等人携手攻关,最近完成了一项研究,在国际上首创了诊断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的新方法。该研究论文在著名的美国杂志《临床癌症研究》2001年第7卷发表后引起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

    这项研究创立了利用血清标本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转录体的新技术。

    这一技术不但能用于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癌预防战略,而且为诊断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提供了既敏感又可靠的方法,对于肝癌的早期预防以及输血,器官移植供体的筛选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通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达6个月即称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全球范围内约6%是hbsag携带者,在我国hbsag携带率高达10%。一般来说,慢性乙型肝炎可发展成肝硬变和肝癌,全世界每年发现43.7万例肝癌,其中约60%发生于hbsag携带者。在我国,约80%的肝癌患者为hbsag阳性,所以早期发现并控制hbv感染是预防肝癌发生的关键。过去一直是通过血中检测到hbsag阳性才确诊为hbv携带者。但也有一些病例,肝组织内有病毒序列存在,但血清学检测呈hbsag阴性,医学界把这种病例称为hbv“隐匿型”感染。

    更重要的是,这种病例也能发展成肝硬变甚至肝癌。因此,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能早期检测出hbv“隐匿型”感染的可靠方法。

相关阅读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