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肝硬化

首页 > 肝病科 > 肝硬化 > 治疗 > 正文

肝硬化腹水治疗进展如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31日

  肝硬化腹水是晚期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是终末期肝病的共同病理变化,肝硬化初次诊断后10年内腹水发生率超过50%,而并发腹水的病人其3年生存率不足50%。腹水形成后既影响病人生存质量,又增加水电解质紊乱、自发性腹膜炎、肾衰竭等风险,是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随着对肝硬化腹水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国际腹水协会已更新了肝硬化腹水的诊疗指南,所以近年来肝硬化腹水的诊治有了很大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1、分类和诊断

  腹水可分为单纯性腹水和顽固性腹水。对于无感染及肝肾综合征并存的腹水称为单纯性腹水,其可分为轻、中、大量3度。对于经治疗后腹水不能消退、或者治疗有效后腹水很快复发的称为顽固性腹水,顽固性腹水又可分为利尿剂抵抗性腹水和利尿剂难治性腹水,前者是指限制钠的摄入(2 000 mg/d)和应用大剂量的利尿剂(螺内酯400 mg/d和呋塞米160 mg/d)治疗无效的腹水;后者是指由于利尿剂引起的副作用而使得利尿剂不能达到最佳剂量造成腹水难以消退的腹水。在临床上有5%~10%的肝硬化腹水属于顽固性腹水。所有腹水都应查明原因,而腹腔穿刺几乎对所有病人都非禁忌证,只有在凝血机制明显障碍时才应避免使用此方法,所以对以腹水原因初诊病人,或者是肝硬化腹水病人的腹水量发生明显变化时,都应作诊断性穿刺检查。既往对腹水的检查多以测定腹水中蛋白含量来区分腹水的原因,在蛋白含量≥25 g/l时为渗出液,蛋白含量<25 g/l时为漏出液,但这个方法不如血浆和腹水蛋白比值(saag)更能直观、敏感地区分门静脉高压和炎症及腹腔肿瘤,所以推荐用saag来区分腹水的原因,准确率可达97%。当saag≥11 g/l时为门静脉高压性腹水,saag<11 g/l时为非门脉高压性腹水,也就是炎症和腹腔肿瘤所致的腹水,而当怀疑恶性肿瘤或胰腺炎时应同时作腹水细胞学检查或淀粉酶的测定。对于没有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腹腔镜技术更能直观帮助那些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病因的腹水病人作出诊断。张炳远等 [4]对56例经多种影像学检查难以明确病因的腹水病人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结果无手术并发症,而且诊断准确率达92.8%。也就是说诊断性腹腔镜检查是不明原因腹水病人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阅读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