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如何进行治疗呢?在治疗中如何选择用药呢?为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陈金军医生给广大慢性乙肝患者指点迷津!
陈金军医生指出:“慢性乙肝患者大部分没有乙肝的症状和特征,在察觉不到身体有明显异常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慢性乙肝患者会忽略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存在,因为他们自以为和正常人一样,孰不知正是这种不以为然间往往隐藏着‘杀机’!”
慢性乙肝潜暗藏着哪些杀机?
1、乙肝病毒长期存在体内损害肝脏
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过程中机体需要反复清除乙肝病毒,如此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由于免疫功能低,病毒无法清除,肝组织反复受损,反复修复,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2、可发展至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
慢性乙肝在初期对肝脏的损害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但是肝脏代偿能力逐渐变差,一旦出现肝炎急剧活动,就极易出现黄疸、腹水、出血、昏迷、尿少等严重后果。
温馨提示:慢性乙肝发展成肝硬化的五年发生率为8%-20%,而肝硬化出现肝脏失代偿的五年发生率为20%,出现肝癌的五年发生率为15%-20%。
慢性乙肝治疗关键目标——双达标
根据我国2005年分布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治疗慢性乙肝总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实现治疗慢性乙肝总的目标,首先要把握好两大关键的目标,究竟是哪两大关键目标呢?陈金军医生介绍道:“关键目标一:最大限度的抑制乙肝病毒,最好是HBV DNA检测不到;关键目标二:实现e抗原血清学转换(e抗原消失,并出现e抗体,即大三阳转小三阳)。”
实现两大关键目标,不仅可以大大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而且90%-95%的患者可以缓解疾病带来的疼痛,缩短治疗的时间且降低整体治疗费用。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