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预防 > 正文

打过乙肝疫苗也得查抗体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所幸近年来,乙肝大国这一情况大为改观。这固然与乙肝治疗的不断进展、乙肝防治知识的广泛普及密不可分,但深入细致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无疑更是功不可没。

  摘掉“乙肝”大国的帽子靠疫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委员、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谢尧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注射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防止未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感染上乙肝病毒和发生乙型肝炎。

  而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教授也强调了乙肝疫苗对于中国摘掉“乙肝大国”帽子的重要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乙肝疫苗在控制乙肝病毒传播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正因如此,各地医疗机构十多来年对乙肝疫苗接种工作进行了大力的推广,这也让我国全民的乙肝病毒携带率从9.75%下降到7.18%。也就是说,这项工作使我国减少了两三千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成军说。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疫苗接种的效果尤其明显,15岁以下孩子阳性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5岁以下孩子阳性率几乎为零。“这在全世界范围,都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贾继东教授强调。

  接种疫苗遵循“016”原则

  对于乙肝疫苗应该怎么打,谢尧解释说,新生儿,特别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母亲所生的孩子,应当在出生时立即注射,同时注射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标准注射规程应遵循“016”原则,即:出生时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6个月后再打第3针。如果注射后没有产生抗体,则可以加大剂量再次注射,或者由原来的肌肉注射改为皮下注射,注射剂量可以为20—30微克。如果错过了这一次机会,还可以选择补种疫苗。

  谢尧提醒道,注射完疫苗,需要检查是否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以确定接种有无效果。没有产生抗体者,虽然不能说肯定会感染乙肝病毒,但与无抗体者相比,显然保险系数会大大降低。对有表面抗体者,尤其是婴幼儿,应当1—2年查一次,如果抗体滴度不够,则需要加强注射。此外,成军认为,一般来讲,新生儿的免疫保护作用能够持续16—18年。

相关阅读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