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传播绝大多数发生在胎儿期和围生期,据统计未经任何阻断措施帮助的乙肝“大三阳”母亲,在围生期约95%将会使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而经过正规阻断措施帮助的母亲这种可能性会低于5%的机会。
母婴围生期传播,又称垂直传播,有宫内传播、产程中传播、分娩后感染三种。而宫内感染是婴儿出生后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重视乙肝孕妇的母婴阻断是减少新的肝炎患者最重要的手段。
一、非特异性预防治疗
1、孕前咨询指导
对于希望怀孕的患有慢性乙肝疾病的女性,若妊娠前符合抗HBV治疗指征者,可给予抗病毒治疗,待抗病毒应答后停药满6个月方可考虑妊娠。对于不符合抗HBV指征的患者,如其HBV DNA载量较低(HBsAg阳性患者,HBV DNA《105拷贝/ml,或HBeAg阴性患者HBV DNA《104拷贝/ml),无明显肝脏纤维化,此类患者可推迟至分娩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此类患者在妊娠过程中应监测HBV DNA,如患者HBV DNA上升至大于107拷贝/ml,则应在妊娠中晚期应用妊娠B级药物,降低HBV DNA载量,以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2、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孕产妇的健康防治知识:孕期应增加营养,避免过度疲劳,均衡营养,戒烟酒。加强身体锻炼,但要限制剧烈运动,应避免腹部碰撞挤压和震荡。
3、正规产检和肝脏检查
怀孕初期即应进行初次检查,停经28周以内,每隔4周检查1次,怀孕28~35周间,每隔2周检查一次,35周以后每周检查1次。HBV感染孕妇是高危孕妇,应适当缩短产检时间,有异常情况,必须按照专科医生推荐的复诊日期定期检查。产前检查时,医师要详细询问孕妇以往月经周期和全面健康情况,是否有不良分娩史,认真询问近期有无发热、感染病史及有无肝功能异常的病史,最好由有治疗肝病经验的妇产科医生进行全面评价肝脏的健康状况,预测是否能安全度过孕期。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