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丙肝 > 治疗 > 正文

共用剃须刀警惕传染丙肝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我国丙肝抗体阳性患者约4000万,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三分之一,然而由于该病慢性化比较隐蔽,症状不明显,许多医务人员对其缺乏充分认识,造成很多患者在出现肝硬化甚至肝癌时才被发现。

  丙肝是血液传播 共用剃须刀可传染丙肝病毒

  丙肝是一个世界性健康难题,专家提醒尤其提醒网友,因为共用牙刷、剃须刀或是牙钻消毒不彻底,都可能传染丙肝病毒。

  在我国,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针刺是主要传播渠道。专家提醒市民,看牙和做内镜检查或文身前要确认医疗器具是否严格消毒,而且不要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具和理发工具。对有输血史者、经常接触血液和体液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等高危人群,专家建议他们应接受丙肝抗体检查。

  丙肝防治指南对丙肝的高危人群、传播途径、诊断和治疗等都做了明确的叙述,对医务人员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丙肝无疫苗 预防可切断传染途径

  丙型肝炎病毒可因输血而感染,另外静脉吸毒、穿耳环孔和纹身、性行为(尤其是同性恋)、唾液、不安全血液透析、外科手术、拔牙、针灸、内镜、使用非一次性注射用具、共用剃须刀等也可传播,还可通过母婴传播(特别是丙肝病毒和艾滋病毒联合感染的母亲更易发生)。

  若经血液传播,进入体内的丙肝病毒量大,多为急性丙型肝炎,黄疸轻或无黄疸, 仅占25%;转氨酶升高,重症少见,不易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重视。

  丙型肝炎可以单独发病,也可合并乙型肝炎等发病。

  凡经输血等途径感染者,半个月至6个月,逐步出现全身乏力、厌食、厌油、肝区疼痛等症状,化验检测抗-HCV(即丙肝病毒抗体)和/或HCV-RNA(丙肝病毒核糖核酸)阳性,转氨酶在100以上,即可诊断为丙型肝炎。

  目前尚未研制出丙型肝炎疫苗,因此,预防丙肝应从切断传染途径着手。

(责任编辑:佳惠)

相关阅读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