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饮酒年限等有关。据科学家研究,每日饮白酒80-150克,连续5年即可造成肝损伤。大量饮白酒在20年以上,40%-50%的人会发生肝硬化,每日饮白酒200克延续10年会出现脂肪肝。
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的早期阶段,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可呈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倦怠、上腹不适、两肋胀满感、食欲不振等,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功能减退、男性有性功能障碍等。
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主要由乙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乙醛所致。乙醇和乙醛的大量聚集会降低肝细胞内各酶的生物活性,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正常代谢,改变细胞膜结构,造成肝细胞破坏、脂肪沉积、甚至肝纤维化、肝硬化。
另外,乙醛是血管活性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有些人因体内缺乏乙醛代谢酶,不能迅速将乙醛转化成乙酸,故饮少量白酒后即可出现面颊、颈胸部皮肤潮红,严重者可出现心慌、气急或抑郁。
轻度酒精性肝病无自觉症状,严重者有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肿大、黄疸或 腹水等临床表现。化验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异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较为突出。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