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白质摄入不足可加剧肝内脂肪沉积,其原因为:蛋白质中许多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等都有抗脂肪肝作用,高蛋白可提供胆碱、蛋氨酸等抗脂肪肝因子,使脂肪变成脂蛋白,从而能顺利运出肝脏以免肝内脂肪蓄积,并可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和再生。此外,蛋白质有较高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可刺激新陈代谢,适当提高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有利于减轻体重。因此,脂肪肝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蛋白质1.5~2.0克,约占总热量的15%左右,即脂肪肝患者每日不应低于60克的优质蛋白,素食者每日植物蛋白不低于80克,但糖尿病性脂肪肝兼有肾病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宜过高,以免加剧糖尿病肾病。
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主要包括肉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乳制品等。不同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及质量均有差异,因此,在考虑蛋白质的摄入量时,必须同时考虑蛋白质的质量,即必需氨基酸的含量。由于豆类及豆制品等植物蛋白生物利用度低,脂肪肝患者应以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为主,如鱼类、瘦肉、牛奶、鸡蛋清等。有研究发现,兔肉富含8种必需氨基酸,而脂肪与胆固醇含量很低,且脂肪又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为脂肪肝患者的理想食物。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用B超才能检查出来,被B超检查确诊为“脂肪肝”。而脂肪肝患者,总脂量可达40%-50%,有些达60%以上,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只少量增加。 (责任编辑:HX)
更多脂肪肝推荐文章
中医指点脂肪肝的饮食方案
脂肪肝距离肝癌还有多远?
引发脂肪肝的几大危害因素
脂肪性肝炎究竟是什么?
探索脂肪肝形成的原因
脂肪肝的五大现实状况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