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初始治疗可以不用考虑耐药问题,等耐药发生后再换药也不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一旦耐药发生,会导致病情反复、病程进一步恶化等不良后果,增加治疗费用。这些都是乙肝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实,乙肝饮食疗法比之这些才是妙招。
黄疸型乙肝2号方
用料:玉米须60克,猪苓30克,泽泻10克,生苡仁60克,陈皮5克,牛肉100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
制作:
(1)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其他用料洗净(陈东浸泡去白,生姜拍烂).
(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2-2.5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功效:利湿化浊,佐以清热。
适应症:黄疸型乙肝属于湿重热轻者。证见身目俱黄,但黄色不甚鲜明,头身困重,胸脘痞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小便短少,大便溏垢,舌苔厚腻微黄,脉象弦滑或濡缓。
按语:本方治证属于黄疸型乙肝之湿重热轻型。湿遏热壅,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故身目色黄,又湿为阴邪,湿重热轻,故其色不甚鲜明。湿困脾胃,健运失常,清阳不得发越,浊邪不得运化,致气机升降失常,引发诸证。治宜祛湿化浊,利胆退黄,佐以清热。
方中玉米须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及柱头,性平味甘,功擅利水消肿,利湿退黄。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降低其粘稠性及胆红质含量。猪苓为多孑L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性平味甘淡,善于利水渗湿;泽泻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的块茎,性寒味甘淡,功擅利水渗湿,泻热;二药助玉米须利湿清热、利胆退黄之力。
生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利水渗湿,兼能清热健脾,以加强上药利湿化浊以及清热之力。又因本方治证为湿重热轻型,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最易阻滞气机,致中焦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故方中又选用陈皮一味,该药性温味苦辛,善于理气燥湿,醒脾和胃畅中,使气行湿化,脾健胃和。姜、枣相配,调和脾胃,又调和汤味,使本汤汁香甜可口。
本方治证属于黄疸型乙肝之湿重热轻型。湿遏热壅,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故身目色黄,又湿为阴邪,湿重热轻,故其色不甚鲜明。湿困脾胃,健运失常,清阳不得发越,浊邪不得运化,致气机升降失常,引发诸证。治宜祛湿化浊,利胆退黄,佐以清热。
注意:
(1)使用本方以身目俱黄,小便短少,头身困重,脘痞腹胀,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或濡缓属于湿重热轻者为要点。
(2)陈皮煎煮前宜先浸泡去白,以加强其理气祛湿消滞之功。且陈皮味苦性温燥,用量不宜多,以防其伤阴化燥生热。
(编辑:韩枫)
更多相关推荐:
温馨提示:
关注乙肝,等于关注乙肝的健康。的乙肝栏目带您了解乙肝的方方面面。浏览更多乙肝精彩文章,请点击返回乙肝栏目。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