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介绍 > 正文

乙肝免疫调节治疗并非会引起病情恶化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1日

有人担心,应用免疫调节治疗会引起病情恶化,当然这是可能的,应用干扰素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应当密切观察。一般认为,如只有血清转氨酶的轻-中度升高,而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则可能是有效的一种表现,可在密切观察下,继续治疗

推荐阅读

???

???????? ???????? ??????? ???E????

  一、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治疗。原则上不用干扰素,特别是e抗原阴性者。可考虑用拉米夫定,但是一定要和其他抗病毒药物和/或免疫调节药物和/或其他药物合用,以希望在发生耐药株之前出现e系统转换。另外也可试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如苦参素(注射或口服)、单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钠等,但都没有很多经验。

  二、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免疫调节治疗。近年来研究很多,大都处于探索阶段,但很值得试用和研究。

  1、特异性免疫治疗(1)乙肝疫苗加各种佐剂。国内外的材料均说明,乙肝疫苗本身就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尚不清楚,疗效不很好,因此目前多主张联用某些免疫刺激剂,如有人试验联用左旋咪唑搽剂(涂布剂)及潘生丁等。也有人主张联用各种佐剂,如各种细胞因子、卡介苗素、少量弗氏佐剂等。

  (2)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

  每单位剂量中含60μgHBsAg和38μgHBIG,以氢氧化铝为佐剂,每3周肌注1次,共3次。其作用机理尚不太清楚,值得试用。

  (3)带有T细胞表位的乙肝疫苗和DNA疫苗报告比较多,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中。

  2、非特异性免疫治疗一般认为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慢性HBV感染可能没有作用,但胸腺肽α1对慢性乙肝有一定治疗作用,提示非特异性免疫对治疗慢性HBV感染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1)左旋咪唑搽剂(涂布剂)。左旋咪唑是古老的细胞免疫增强剂,但口服不良反应较大,其涂布剂可减少不良反应,保留其增强免疫的作用,近年来应用较多,可能有一定疗效。

  (2)卡介苗及卡介苗素。卡介苗也是古老的免疫增强剂,但只能皮内注射,一旦注入皮下,可发生寒性脓疡。为克服这一缺点,有人倡导用卡介苗素,但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3)胸腺肽α1(日达仙)及国产胸腺肽。日达仙对慢性乙肝有一定疗效。有的国产胸腺肽含有1%左右的α1,故有人认为应用大剂量(160-200mg),也可取得类似日达仙的疗效。

  (4)细胞介素类。如IL-2、IL-12等。

  (5)其他。如真菌多糖类,值得进一步研究。有人认为口服潘生丁可能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也需要进一步证实。

  有人担心,应用免疫调节治疗会引起病情恶化,当然这是可能的,应用干扰素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因此应当密切观察。一般认为,如只有血清转氨酶的轻-中度升高,而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则可能是有效的一种表现,可在密切观察下,继续治疗;但如出现黄疸和/或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则应马上停药,并积极处理。但是,最近也发现有的免疫因子,如IL-2、IFN-γ等也可通过非细胞溶解机理清除乙肝病毒,因此看来,免疫调节治疗也不一定会引起病情恶化。

  总之,从目前看,无论是慢性乙肝还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都必须采取综合疗法。

(编辑:韩枫)

更多相关推荐:

身体不适尽早治疗 时刻警惕乙肝变为肝癌 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如何吃什么水果好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警惕传染其他人 解析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需要治疗问题 为何婴儿95%会成为慢性携带者最终致肝癌 围生期传播是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 乙肝病毒携带者如何阻断病情向肝癌演变 家庭成员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该如何预防 乙肝病毒携带者所生婴儿感染率可达88.1 该如何预防乙肝病毒通过性生活传播

 

温馨提示:

  关注乙肝,等于关注乙肝的健康。的乙肝栏目带您了解乙肝的方方面面。浏览更多乙肝精彩文章,请点击返回乙肝栏目。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