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肝脏感染性疾病。患这种疾病后,患者的血液具有高度的传染性。HBV感染的特点为临床表现多样化潜伏期较长。
推荐阅读
???
???????? ???????? ??????? ???E????什么是急性乙肝
急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造成的肝脏感染性疾病。患这种疾病后,患者的血液具有高度的传染性。HBV感染的特点为临床表现多样化潜伏期较长。一般以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IgM阳性高滴度(≥1:1000)及HBV-DNA阳性作为诊断依据。急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多样化、潜伏期较长(约45-160日,平均60-90日)
急性乙肝的分类及症状
急性肝炎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发热轻或多无发热常出现关节痛、皮疹。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本期平均持续5-7天。
(2)黄疸期,自觉症状稍减轻,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数日至3周内达到高峰。尿色深黄可出现一过性粪便变浅。肝区痛、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本期持续2-6天。
(3)恢复期、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好转,体力恢复,消化道症状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一般为1-2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此型较多见,占急性肝炎的90%以上。症状较轻,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症状。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此型肝炎症状轻常被忽视诊断。病程约2-3个月。
急性乙肝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来未感染过乙肝病毒。如果是乙肝带毒者,虽然发病也可能较急,但不能称为急性乙肝,而是“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急性发作”。
(2)转氨酶升高幅度较大,在500―1000单位之间或更高。
(3)病程经过顺利,无需特殊治疗,一般不用抗病毒药,在6个月内也可能有小的反复,但无碍大局。
(4)预后良好,如休息不好、滥用药、饮酒等,约有5―10%急性乙肝发展成慢性乙肝。
(5)在6个月内,HBsAg、HBeAg、HBVDNA可以转阴,并出现抗―HBs,获得对乙肝的免疫。
(6)有一部分急性乙肝患者痊愈后,仍有乏力感。食欲差、肝区不适、暖气等,但肝功能正常,转氨酶正常,这叫“肝炎后综合征”,这不是慢性乙肝,不必有心理负担。
急性乙肝转慢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实践证明,人被乙肝病毒感染后,部分病例会转为慢性肝炎。那么,慢性肝炎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与肝炎的类型有关,约有20%的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中,约40%―50%可发展为慢性肝炎;戊型肝炎中,只有少数转为慢性肝炎。
2、与发病的年龄有关,患者感染乙肝病毒时的年龄越小,转为慢性肝炎的几率越大。
3、与治疗不当有关,保肝药物的疗效也不肯定。许多肝炎病人由于治病心切,盲目听信各种广告,滥用药物。这是促使慢性肝炎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与休息不当有关。过多地运动会使人体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这可增加肝脏的负担。因此,合理休息可降低急性肝炎转为慢性的可能性。
5、与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有关,可促使慢性肝炎的发生和发展。
6、与是否嗜酒有关90%的酒精(乙醇)在肝脏代谢。因此,酒精对肝细胞可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另外,当病人大量饮酒时,常会进食不足,这会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故肝炎病人应严格戒酒。
7、与免疫功能是否低下有关,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与肝炎的转归密切相关。
急性乙肝的应对措施
专家提醒,轻型的乙肝病人对病情不要无所谓,不要以为急性乙肝过一段时间反正会好,而不引起重视。病人除了积极9 7 3 12 4 8 :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