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治疗 > 正文

探讨长期治疗乙肝的疗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1日

不久前举行的2009第三届巴黎国际肝病峰会上,肝病专家报告的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长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积极治疗作用: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在停用干扰素后仍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疗效,更有一部分患者实现了体内血清表面抗原的清除,即乙肝表面抗原(澳抗)转阴。

  会议期间,来自台湾的廖运范教授在《乙肝的自然病程以及治疗后的长期疗效》的专题演讲中介绍,一项有全球67个研究中心参加的大样本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在接受长效干扰素派罗欣治疗48周后,停药半年时e抗原转阴率达32%;其中54家医院参加了随后的随访,随访至一年时发现,这部分患者中86%的人仍保持e抗原阴性且e抗原转换率提高到42%,这表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结束后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率仍继续升高。此外,随访结果还显示,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的乙肝患者停药后,其表面抗原的清除率也是逐年上升的,其中e抗原阴性的患者,乙肝表面抗原清除率(澳抗转阴率)在停药时为3%,此后随停药时间延长不断提高,至随访2年、3年、4年时分别达到6%、8%、11%。

  廖运范教授指出,对慢性乙肝自然病程的研究已有近40年的历史,医学界越来越关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停药后的长期疗效,包括e抗原的转换和表面抗原的清除/转换。因为e抗原的转换和表面抗原的清除/转换意味着实现机体的免疫控制,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持久控制,使得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下降,患者生存率提高。以干扰素,特别是聚乙二醇干扰素为基础的慢性乙肝治疗之所以有持久疗效,是因为干扰素具有双重抗病毒机制,它不仅可以直接抗病毒,减少病毒复制,还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即可使宿主通过持久的免疫来控制病毒感染。廖运范教授说,追求乙肝治疗停药后的持久疗效,实现e抗原的转换和表面抗原的清除/转换,从而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已成为目前国际临床治疗慢性乙肝的趋势。

  不过专家也指出,并非所有慢性乙肝患者使用长效干扰素后都能取得满意疗效。它主要适用于那些年轻、初次接受治疗、病毒载量低、转氨酶水平高、没有明显肝硬化的患者。 (责任编辑:HX)

更多肝病专题推荐文章

得了甲型肝炎可别猛吃药

春季养肝需要合理用药

得了肝病小心肝火烧身

五项全阴不说明肝病痊愈

肝癌预防的几大终极措施

 

 

相关阅读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