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约占9300万。
1.曾今感染过乙肝病毒或者有过肝炎的隐匿性肝炎,且最后自愈。因其临床症状和肝脏损害轻微且很快痊愈,仅表现为病后的HBsAg携带状态。这种情况只需要每3个月左右复查一次肝功能,及时了解有无肝损害,若有肝损则应及时治疗即可。
2.健康携带者,经多次反复化验肝功能均属正常,无任何症状体征,甚至作肝活检时亦未见病理损害,肝组织结构完整。可以照常工作生活,大部分预后良好,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机体自身免疫状态的改善可以自然转阴。
3.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如果经证实肝脏有病理损害后,应进行规范的方法和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
总体而言,乙肝病毒携带者体内有病毒存在,且可能进行复制,也可能传染他人。但相对而言,一般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相对较弱,对于婚育没有任何影响,及时转变成为乙肝患者,也不会影响到结婚和以后的生育。只是一般病毒携带者不宜从事餐饮服务业及保育工作。同时乙肝病毒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公共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实行分餐制,不与他人混用洗漱用品,防止和减少传染给他人的几率。 (责任编辑:HX)
更多肝病专题推荐文章
得了甲型肝炎可别猛吃药
春季养肝需要合理用药
得了肝病小心肝火烧身
五项全阴不说明肝病痊愈
肝癌预防的几大终极措施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