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丙肝在我国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但人们对丙肝的基本认识却普遍缺乏。调查发现,多数人表示不了解丙肝或只知其名称。由病毒造成的肝炎按照其病毒系列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戊等类型。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
推荐阅读
???
???????? ???????? ??????? ???E????更易发展成肝硬化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病与呼吸病研究所所长、感染科副主任、临床病毒研究室主任张欣欣教授指出,当肝脏的免疫系统无法抵抗病毒侵袭时,肝炎疾病的一系列症状就会出现,如果肝炎疾病得不到及时控制就会不断恶化,从而威胁患者健康。有研究发现,80%到90%的肝癌患者都经历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
慢性乙肝如果不经治疗,很多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最后发展为肝衰竭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相对于乙肝来说,丙肝更容易发展肝硬化、肝癌。由于丙肝症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普通人在丙肝早期很难自我察觉,潜伏期可达20年之久,是个实足的“潜伏高手”。然而,无症状并不代表它没有危害,丙肝病毒会使肝脏发炎并产生疤痕,这也是丙肝比乙肝更容易转归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原因之一。不少患者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等发现症状再去医院就诊时往往已经出现了肝硬化。
与乙肝相比,丙肝的另一大特点需要引起注意,目前丙肝在预防方面尚无疫苗可以注射。一旦感染丙肝,仅有20%患者能自发清除病毒,隐匿的丙肝患者会成为危险的传染源。
警惕文身、穿耳洞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和乙肝相似,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而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不会传播。
张欣欣教授提醒,许多人认为,只有输血才属于血液传播,其实,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美容手术如抽脂、割双眼皮,以及文身、穿耳洞、修脚、指甲美容等创伤性或皮肤黏膜损伤性美容项目,在操作中可能会或多或少接触到血液,如果器具未经严格消毒,被传染的风险就会成倍提高。
因此,一定要去正规、有资质的医院进行美容手术。如果皮肤有破损,最好避免修脚或者美甲。
丙肝病毒很少在无性关系的家庭成员中或公共场合中传播,拥抱、亲吻脸颊和握手不会传播丙肝病毒,与朋友分享食物或饮料也不会传播。但丙肝患者仍需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或牙刷,不要共用注射用具,避免进行皮肤穿刺,使用安全套,被血液污染的床单、毛巾、衣服等应该用漂白粉及冷水清洗,再用热水清洗。
丙肝病毒通过母亲传播给婴儿的危险较低,患有丙肝的育龄期妇女可以生育孩子,但新生儿1岁时必须进行丙肝病毒的检测。
早发现治愈率高
肝炎患者往往会出现疲倦、反胃、食欲减退、肌肉关节疼痛、皮肤瘙痒、记忆力减退等身体上的细微变化。但上述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或者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确认肝炎疾病不能单单看症状,应当尽早去医院接受正规的检测。
早发现、早治疗能大大提升肝炎患者生活质量。与乙肝不同的是,丙肝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可达七八成。张欣欣教授建议,丙肝高危人群应加强重视自身健康,去医院主动检查。
实习编辑:贾振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