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 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筛选献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献血员。
香港中文大学1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同时使用利巴韦林和一种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副作用较传统疗法轻,有助提升疗效。
据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病因。目前,利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的联合疗法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方法,但却为病人带来发烧、感冒症状、忧郁等副作用,病人因需要停药或减低剂量,影响疗效。
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在一项为期3年的研究中,把257名亚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成两组,让他们在12周内分别接受干扰素beta-1a和利巴韦林联合疗法以及安慰剂注射。
结果显示,干扰素beta-1a和利巴韦林的联合疗法能有效抑制病毒,46%接受该疗法的患者病毒得以清除,而大部分患者出现副作用的程度均为轻微至中度。
中大研究人员表示,传统疗法和新疗法清除病毒的效果相同,但新疗法能为病人带来更轻的副作用和较短的疗程,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责任编辑:HX)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