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 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筛选献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献血员。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通过实验诊断排除上述类型肝炎着称为非甲—戊型肝炎。
最近发现的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病毒是否引起肝炎未有定论。甲型和戊型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甲型和戊型多表现为急性感染;乙型、丙型、丁性大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目前对病毒性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甲型和乙型可通过疫苗预防,丙型、丁型尚无疫苗。
1月16日消息-《临床感染性疾病》杂志报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治疗的最新进展。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全球有近1.75亿。
目前, HCV的药物治疗方案有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疗程12-72周。可根据HCV基因型、基线病毒载量及初始病毒学应答调整治疗方案。由于该方案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和病毒学应答难以维持长久的缺点,估急切需要一种丙型肝炎病毒新型疗法。
最近,针对丙型肝炎病毒丝氨酸蛋白酶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靶向疗法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报道对这些新的抗病毒药物的主要特点,以及真正用于临床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毒性和快速选择性耐药,进行了详细分析。 (责任编辑:HX)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