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的较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一般潜伏期为2~6周,本病在临床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与重症型四个类型,病程为2-4个月。冬春季节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甲肝的临床症状 甲型肝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初起时往往误认为感冒,容易被人忽视,延误病情,继而引起暴发或散发流行。83%左右的甲肝患者有发热(大多在38℃一39℃之间),平均发热3天,但也有15%的患者发热超过5天。90%的患者有黄疸,消化道症状较重,ALT升高的幅度大、800IU/L-2000IU/L可占55%。 甲肝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的主查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报道甲型肝炎亦可通过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国外医学流传分册 1994),尚待进一步研究。 甲肝的预防 除了积极把好"病从口入"这个关以外,可以接种甲肝疫苗,接种后产生免疫力的接近100%。只要在胳膊上注射一次,便可使机体产生能预防甲肝的免疫能力,不会感染上甲肝。 甲肝的诊断 甲型肝炎患者发病后1~4周血清中即可检出甲肝特异性抗体。该特异性抗体主要有两种,即早期甲肝抗体: 1gM型抗体(抗HAV,IgM)以及恢复期甲肝抗体: 1gG型抗体(抗HAV- IG)。前者在感染初期占优势,3个月后滴度下降,于6~8个月后不易检出;后者初期滴度较低,后逐渐升高,该抗体在康复后仍可维持相当滴度,可持续数年或更长时间。由于抗HAVIgM仅出现在感染早期,第二次感染时不再出现,是对近期感染进行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也是当前诊断甲型肝炎最简便的方法。因此,凡抗HAV,1gM阳性提示为急性感染或复发,且只需检测急性期单份血清可立即作出诊断。再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如有甲肝接触史,有进食毛蛐等不洁饮食史;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尿黄厌油腻食物,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则甲型肝炎的诊断基本可以确定。诊断甲肝的辅助项目还有各种分泌物中的抗HAV-1gA,粪便中的HAV病毒颗粒等。 甲肝的预后 甲肝为自限性疾病,只要及时住院进行隔离治疗,愈后良好,能完全治愈,无慢性化。 甲肝的治疗原则 甲肝的治疗原则应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答案补充皇宫御医告诉你:耐心可以完全康复,乙肝大三阳主要是唾液传播、血液传播、精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乙肝患者要想治好就必须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要吸烟喝酒,不要过于劳累,要保持通足的睡眠最低8-10小时;多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多吃清淡含营养的食物;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考虑治疗,你可以用太普叮、肝细胞生长素注射,吃进口强肝宝,定期化验HBV-DNA就能看到病毒慢慢的下降,过一定的时间,你的大三阳就会转小三阳,再过一段时间,小三阳也会没了,就证明你全面转阴了,这时候还要保持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出现抗体,就恭喜你全面康复了。治好乙肝不要盲目买药吃,一定要在懂行的医师指导之下使用,那样会康复效果最为理想。
延伸阅读:
中药治乙肝良方
先讲讲认识误区,尤其是患者肝炎认识误区 (1)偏方治大病。偏方治大病的说法在我国较为普遍,遇到疑难杂症,总有人会推荐使用偏方。偏方系由中药组成,多出自民间,主创人员未必都有合法的执业医师资格、所售偏方多秘而不宣,药物组成不详,其中是否含有有效治疗肝炎药物不得而知。偏方未经任何药监部门审核,也无批准使用文号。偏方之所以有人青睐,是由于传说治验过不少肝炎病例,其……更多>>
今年71岁,是乙肝大三阳,最近胃胀不排气,脚和腿都肿是不是与肝有关系
肝硬化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可并发脾肿大、腹水、浮肿、黄疸、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肝性昏迷等。 养生指南: 一.积极预防:肝硬化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肝脏实质性变性而逐渐发展的一个后果。 要重视对各种原发病的防治,积极预防和治疗慢性肝炎、血吸虫病、胃肠道感染,避免接触和应用……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