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介绍 > 正文

肿瘤坏死因子可致乙肝“复活”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0日

2011111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风湿病,消化系统及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疾病患者靶向疗法的一种重要药物,但如果这类患者同时是一个乙型肝炎病毒(HBV)患者,应用TNFα就要小心了。

近期,多国研究小组(the BIOGEAS Study Group)对257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TNFα治疗后HBV患者肝功损害的报告不断增加。

肿瘤坏死因子可致乙肝“复活”

研究人员使用MeSH词“乙肝病毒”分别联合“英夫利昔”,“依那西普”, “阿达木”,“塞妥珠单抗” ,“戈利木单抗” 和“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对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系统中报告的病例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了当前有关乙肝患者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的证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分析。

研究人员共分析了257例接收抗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的乙肝标志物阳性患者(255例为搜索病例,2例为新病例),89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和168例抗HBc阳性者。据报道,35(39%)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HBV出现再激活。

以前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出现再激活的百分比较高(96%:70%,P = 0.033),以前接受过抗病毒药物预防性治疗的患者较低(23%比62%,P = 0.003)。5例患者出现急性肝衰竭,4例死亡。

与依那西普相比,英夫利昔相关性性肝病发生率较高(转氨酶升高,临床症状,病毒再活化,急性肝衰)。9例(5%)抗HBc阳性患者出现病毒再活化,其中1例患者死于暴发性肝衰竭。

总之,目前的研究确定了使用抗TNF制剂治疗的257例乙肝患者,HbsAg阳性携带者出现肝脏损害百分比较高,包括转氨酶水平升高(42%),出现肝病症状和体征(16%),出现血清HBV DNA(39%),肝功能衰竭相关性死亡(5%)的。

抗HBc阳性者再活化率比HBsAg阳性携带者低7倍。针对应用TNFα靶向治疗后HBV再活化的情况,研究人员呼吁大家采取具体的预防策略来应对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责任编辑:shmily)

相关阅读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