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介绍 > 正文

简析中华医学对肝脏的认识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0日

20110401

关于肝的解剖与形态,中医学早在两千年以前就有了详尽的记载。如《难经·四十一难》日:“肝独有二叶”,《难经·四十二难》又说:“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主藏魂。……胆在肝之短叶间。”

唐·杨玄操注云:“肝者,据大叶言之,则是两叶也,若据小叶言之,则多叶矣。”与现代解剖学所描述的部位和右叶大,左叶小,胆囊附于其下的状态,基本一致,虽然描述不尽精确,却反映了中医学关于肝脏最早的解剖学概念。

一、肝的解剖学概念

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灵枢经》说:“阙,……在下者肝也”,“阙”,指的是胸廓,在下即指季肋部,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肝的位置在季肋。

至于《素问·刺禁论篇》中提到的:“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一说,系指肝的生理及病理改变而言,而并非指肝脏本身位置所在。《素问·玉机真脏篇》说:“肝气受于心,传之于脾”,是论肝气的作用与心脾密切相连,而心脾二脏皆位于左,实际上是对“肝生于左”的一个说明。滑伯仁在《十四经发挥》中指出:“肝为之藏,其治在左,其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

这是对“肝生于左”的最好解释,明确指出肝脏位于右胁下,并且与右肾相邻,说明祖国医学对于肝的位置也早有正确的记载,这与现代医学的解剖学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中医学还从病理学角度阐明了肝脏的解剖部位,《灵枢经》说:“肝大,则逼胃迫咽,迫咽则苦膈中,且胁下痛。”《医宗金鉴》中也提到:“肝居膈下……,经常多血少气。”这些论述说明古人不仅认识到肝脏的位置在右胁下,还描绘了肝病反映出的相应症状。

二、肝的生理功能

肝,通于春气,五行属木,居阴阳之中水火之间,动静相合,阴阳相贯,其性曲直刚柔,体阴而用阳,既藏有形之血,又疏无形之气。《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肝藏魂,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责任编辑:杰瑞)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