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治疗 > 正文

如何选择慢性乙肝抗病毒药物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1日

20090603

选择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原则

慢性乙肝治疗肯定有药物选择的考虑,药的品种有很多,特性不一样,每个人的情况也都不一样,所以应该有选择药物的原则,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疗效如何,应该选择疗效高的药;

第二安全性如何,应该选择更安全的药物;

第三病人对不良反应的承受力如何,有的病人不良反应很大,可是感觉不是那么严重;有的人不良反应不重,反而感觉严重,所以不良反应的承受力也需要考虑;

第四个经济承受能力,有的人经济比较宽裕,可以用价格稍贵一点的药,如果有的人经济承受能力不好,要用相对来讲比较便宜的药物,所以应该根据病人具体的情况来考虑。

抗病毒药物各有优缺点

近年来上市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核苷(酸)类,一类是干扰素。总体来看,核苷(酸)类药物的特点是可以直接抑制病毒,能够很迅速、强有力地把病毒控制住。

同时,这类药物能够减轻肝脏炎症,可以使转氨酶水平降到正常,也能够使一部分e抗原阳性的患者e抗原消失或者转换,也提供了肝脏组织改善的证据。并且,这类药物只需要口服,通常是一天一粒,非常方便,不良反应很小,费用相对比较便宜,但这类药物常需要长期使用。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目前上市的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选择药物要遵循治疗目标

抑制病毒是一方面,还要在抑制病毒的同时达到免疫应答,比如e抗原阳性的病人,这种病人没有达到免疫应答,停药以后会复发。如果治疗的过程中e抗原消失了,e抗体出现了,再持续一段时间治疗之后停药可能不复发。如果这个病人治疗过程中表面抗原消失了,表面抗体出现了,这更是达到了更高程度的免疫应答,这个病人是不会复发的。因此来讲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最基本的目标,是必须要达到的。

从不同层次的目标来讲,我们在选择药物第一要从疗效上来考虑,如果这个药能达到最高的目标,那我们是最优先考虑选择的,如果达不到最高的目标达到稍微次一点的目标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如果次的目标也达不到,能够达到控制乙肝病毒最低的目标那也是可以的,所以我们在选择药物的时候要从不同的目标来选药,有病毒的抑制又能取得免疫应答是首先考虑选择的。

从治疗目标来考虑,核苷(酸)类似物中我首先会先选替比夫定,因为它的血清学转换率相对比较高,停药的机会大。如果只考虑抑制乙肝病毒的基本目标,那所有的核苷(酸)类似物都可以选。如果从预防耐药方面来选,可能就选阿德福韦酯或者恩替卡韦,追求更高的治疗目标是我们首先考虑的。

专科医生指导下科学选药

第二个上市的核苷类似药物是阿德福韦酯,它同样能够很明显地抑制病毒,在抑制病毒的同时也能够使肝脏炎症,转氨酶指标改善,使肝组织学改善。

还有一个的特点是发生耐药的机会比较低,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治疗且病毒水平不是非常高的患者。并且,病毒对阿德福韦酯的耐药位点和拉米夫定的耐药位点不存在交叉,这在目前已上市的核苷(酸)类似物中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拉米夫定失效的患者可以首先选择该药。

另一大类抗乙肝病毒药物是干扰素。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干扰素广泛应用于乙肝治疗,20年长效干扰素也登上历史舞台。

它的特点是既可以直接抑制病毒,又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所以能够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同时使患者达到免疫应答。在治疗的过程中,疗程是固定的。只是抑制病毒的作用没核苷(酸)类似物那么强、那么快,费用也相对较高。干扰素药物需要注射使用,不良反应(如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脱发等)也相对较大些,这给患者带来不小的痛苦和不便。

因此对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使用,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并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责任编辑:罗燕平)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