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护理 > 正文

控制乙肝有两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31日

  专家指出,控制乙肝主要有两招。

  第一招是保护新生儿

  乙肝是通过血液、体液传染的疾病。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主要途径。新生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最危险,90%以上将发展为慢性乙肝,如果不能控制病毒,大约30——50年后将因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只有三四十岁的原因。而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会康复,不会发展为慢性乙肝。

  因此,我国从1992年起把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从今年6月1日起,所有接种费用,包括疫苗、针管、人工费等均由国家支付。成军教授透露,这一计划成效显著,近期一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乙肝免疫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北京和上海,1992年后出生的儿童中,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低于2%,达到了低流行区的水平。但在偏远地区,由于种种原因,乙肝免疫工作还需要加强。

  第二招是抗病毒

  “乙肝病毒很难完全从体内清除。”专家说,“因此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进行。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不要因为肝功能正常了,就对“敌人”放松警惕。因为尽管病毒被抑制住了,但这些“敌人”还在体内,它们随时都可能再次对肝脏进行破坏活动。因此,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或达到疗效停药后,都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治疗。

  由于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能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因此,目前国际上推崇的治疗方法,就是对慢性乙肝进行长期管理,也就是要和乙肝病毒打“持久战”,使乙肝病毒长期处于抑制状况,最终达到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转阴,保护肝细胞,使乙肝病毒处于“冬眠”状况。

  贺维力抗乙肝病毒作用强

  专家指出,用于抗乙肝病毒的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药物。

  干扰素治疗乙肝的疗效确切,但与治疗剂量及疗程有关,持久疗效约为20%—40%。而且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较多,适应症也比较少。

  核苷类似物药物见效快,比如贺普丁(拉米夫定)。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口服贺普丁100毫克,2—4周后,抑制乙肝病毒的效果明显,疗效可达90%。肝脏炎症坏死病变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可减缓肝硬化的进展。但过早停药,多数患者会复发。再有,贺普丁长期使用,病毒变异率较高。新的核苷类似物药物贺维力(阿德富韦酯)保留了贺普丁的优点,同时弥补了其不足,具有较强的抗乙肝病毒作用,耐药性低,不良反应很少。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