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 肪 肝 脂肪肝是指因肝脏本身及肝外原因引起的过量脂肪在肝内持久积聚所致的疾病,其病因主要有酗酒、肥胖、糖尿病、妊娠、肝炎及药物(如皮质激素)或毒物损伤肝脏所致。本病属于中压学“积聚”范畴。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有:肝脏肿大,肝区疼痛或不适,食欲减退,脘腹痞胀,溏便,少数可有轻度黄疽。亦有无明显临床症状者。 [诊断] 1.脂肪肝通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检时因无触痛性肝肿大而被发现,但也可因右上腹痛、触痛及黄疽而被发现。 2.实验室检查(血浆蛋白、胆红素、转氨酶)有或无异常,血脂升高,超声波、ct及同位素扫描示脂肪肝图像及肝活体组织检查可诊断。 3.虽然脂肪肝与其他肝病时常做的生化实验异常关系不大,但提示肝毒素的作用,以及未知疾病或代谢紊乱的存在,所以脂肪肝的诊断同时应病人作更进一步的检查和病情分析。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祛除病因,如酒精引起脂肪肝需戒酒,药物毒性引起脂肪肝停止使用毒性药物,同时注意原发疾病的治疗。 (1)抗脂肪肝药物:利肝能粉剂0.2-3.6g/日,或1--3片每日口服或1— 3ml肌肉注射,阿卡明0,2g/次,每日3次口服。甲硫氨基酸1.og/日口服。肌醇 0.5,1.og/13口服。 2.中医药治疗(1)肝郁气滞:胁肋胀痛,胸脘不舒,时太息,恶心纳呆,腹胀乏力,大便不畅,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方药:柴胡、白芍各12克,枳壳、香附、虎杖,陈皮、川楝子、郁金、莱菔子各10克,山楂,2克,甘草6克。 (2)痰湿内阻:右胁隐痛,脘腹胀满,恶心欲吐,痰涎壅盛,头困身重,舌胖大、苔白腻,脉象弦滑。 治法:化痰祛湿,理气和中。 方药:苍术10克、陈皮10克、半夏10克、茯苓12克、皂角刺10克、胆南星10克、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枳实12克、草决明10克。 (3)气虚血淤:胁下刺痛,腹部胀满,气短乏力,神疲肢倦,红缕血痣。舌质淡紫、边有淤斑,脉象细程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疏肝化淤。 方药:枳实10克、白术15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茯苓10克、柴胡10克、三棱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三七粉3克、山楂30克、虎杖10克。 [预防与调养] 1.注意致病病因预防。 2.戒酒,限制脂肪及糖类摄人量,食用营养丰富、含维生素食物,加强体育锻炼。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