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患乙肝“小三阳”多年,一直认为没事,也就没有治疗,可是最近他听一位专家说,乙肝“小三阳”也要治疗,如果不治危害比“大三阳”更大,更容易转化为肝硬化、肝癌。黄先生感到疑惑:这“小三阳”到底是治,还是不治呢?
朱主任介绍,要明确乙肝“小三阳”是否需要治疗,首先要明确“小三阳”的含义。所谓“小三阳”是指在乙肝两对半检查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同时阳性的现象,实际上是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性的肝炎。
而“大三阳”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阳性。
朱主任说,不管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都只能反映体内病毒的存在状态,而不能反映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病毒复制的水平高低。因此,“大三阳”患者病情不一定重,“小三阳”患者病情不一定轻。不能仅根据病毒指标是“大三阳”或“小三阳”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治疗,而要根据是否有病毒复制、是否有肝损伤及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采取治疗措施。
“小三阳”也可能存在病毒复制
朱主任介绍,人们所说的乙肝“小三阳”其实包括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是病毒数量少,转氨酶正常而且长期稳定的非活动性携带者,这类人群不需要治疗,定期复查肝功能即可。另一种则是实际病毒量较多,转氨酶反复异常或者经常突然性升高,这种情况实际上属于目前被学术界重视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我们暂时称为“小三阳慢性乙型肝炎”,这种“小三阳”患者体内乙肝病毒发生突变后导致病毒无法产生e抗原,而病毒自身仍不断复制繁殖,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这些隐蔽的“小三阳”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后果将较为严重,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更高,所以这类小三阳患者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规范的治疗。
因此,“小三阳”患者首先应检测肝功能,化验血中HBV-DNA含量及前C基因变异情况,并通过必要的肝活检来正确分析这种“小三阳”是否需要采取治疗措施。
一般而言,如果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不需要治疗,半年定期复查。如果肝功能异常,HBV-DNA阳性,则需要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小三阳”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患肝癌去世的,即便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也应该采取预防性的治疗措施。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