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就是指肝细胞内堆积过多的脂肪。按其堆积程度所致的危害,分为三型: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从发病因素来分,脂肪肝又分为酒精性与非酒精性两种,前者是因为摄入酒精过多所致;后者则主要与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有关。
我们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许多有关酒精性脂肪肝的文章,而少见谈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其实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并不低,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渐趋低龄化。据一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在校肥胖儿脂肪肝发生率就高达46.7%。以前,大家对其不够重视,将它列为亚健康状态,其实它的危害却不少:
●至少有2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不是单纯性的,已发展成脂肪性肝炎,这是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的重要前期病变,也是肝功能衰竭的原因之一。
●即使是单纯性的,其肝脏与正常肝脏相比,也要脆弱一些,较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物、酒精、缺血以及病毒感染等伤害,导致其他类型肝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另外,如果将该脂肪肝作为供肝用于肝移植,也极易发生移植肝无功能。
●对于超重和肥胖者而言,脂肪肝的出现,可能提示“恶性肥胖”。这类人很容易并发血脂异常症、糖尿病、高血压,使冠心病、中风的概率显著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一种疾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是没什么不适症状、且不伴有转氨酶增高(往往为单纯性)的脂肪肝,亦应及时防治。防治宜在“单纯”时。
(责任编辑:HX)
更多肝病专题推荐文章
脂肪肝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脂肪肝 多数是吃喝惹的
肝癌治疗的三大趋势
什么是肝癌过度治疗?
健脾疏肝法治疗脂肪肝
消灭脂肪肝入手点
预防脂肪肝有途径
5条习惯甩走脂肪肝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