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报道,90%以上输血后肝炎和25%以上急性散发性肝炎为丙型肝炎。我国目前由于献血员筛查的方法尚不够灵敏,输血后丙肝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丙肝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很容易潜伏,被称为“隐匿的杀手”。
推荐阅读
???
???????? ???????? ??????? ???E????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丙肝的认知水平,减少疾病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国家特别设立了“十一五丙型病毒肝炎的临床转归及难治性丙型病毒肝炎机制和治疗方案优化的研究”课题,对现存丙肝病人,特别是难治型丙肝病人进行专项研究,降低晚期肝病的发病率和肝病的死亡率。同时,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罗氏制药协办“无缝衔接 健康领航——全国丙肝会诊计划”也将在广西和广东地区7家医院率先开展会诊。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将联合各大医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计划,以促进医院内科室间相互合作的医疗架构,建立丙肝会诊制度,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规范治疗。
丙肝“潜伏”易被忽视
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英文缩写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主要在肝细胞中复制,损害肝细胞,从而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坏死。丙肝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被称为“隐匿的杀手”。
丙肝病程比较慢,少数患者可能会感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和右上腹部疼痛等,还有的出现黄疸、伴低热、轻度肝肿大。人体一旦感染丙肝病毒,转化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几率比感染乙肝病毒要高。医学研究表明,在丙肝慢性感染者里,如果不进行早期的及时治疗,大概有60%~80%的病人会发展成慢性肝炎至肝硬化,个别人还会发生肝癌。此外,丙肝的症状不明显,使人们忽视就诊,更容易因此耽误治疗。
一般接触不传染正规治疗可治愈
丙肝和常见的甲肝、乙肝等肝炎都属于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基本相似。拥抱、礼节性接吻、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等无皮肤破损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然而,一旦发生过可能感染丙肝病毒的行为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丙肝检测。由于目前还没有能有效预防丙肝的疫苗,但只要及时发现、规范治疗,大多数丙肝患者是可以临床治愈的。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治疗方法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抗病毒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戒酒、戒毒,避免交叉感染,不擅自换药、停药。并避免与别人共用剃刀和牙刷等,以免传染他人。此外,夫妻生活也要注意传染,应使用避孕套。
提高认知是防病关键
与丙肝的高隐匿性、破坏性相对应的是公众和医务人员的低认知度,在一项涉及在国内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多个城市,1362名的非传染科医生参加的丙肝认知调查中,只有38%的被调查医生会把丙肝抗体筛查作为住院常规检测;在发现丙肝抗体阳性后,仅有56%的被调查医生会请患者到专科就诊或请专科医生会诊;85%的被调查医生不了解丙肝治疗状况;只有15%的医生认为丙肝治愈率较高。
实习编辑:贾振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