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是肝功能衰竭的一种严重表现,预后不良。引起肝昏迷的诱因如下。
(1)肝硬变所致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大出血后,一方面血容量减少使红细胞减少而携氧不足,可直接使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昏迷;另一方面由于肠道积血在细菌作用下,引起血氨升高,促发肝昏迷。
(2)大量放腹水或利尿之后致电解质紊乱,蛋白质丢失过多,诱发昏迷。
(3)肝硬变病人极易合并感染,细菌和其它毒素侵入肝脏的机会和途径增多,加重了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昏迷。
(4)有的药物如氯化铵、利尿药中的双氢克尿塞、镇静止痛剂,可使血氨升高,电解质紊乱,以及加重肝细胞的损害而引起肝昏迷。
(5)其它还有麻醉、手术;短时间过多蛋白质的摄入等均可诱发肝昏迷。
240.肝昏迷后大脑有没有后遇症?
肝昏迷是由于体内有毒物质过多所致的脑组织的代谢和功能障碍,故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态变化并不明显。它不同于大脑本身的病变,如脑炎、脑水肿、坏死等,前者是可逆性的病变,除去诱因后容易恢复正常,一般不留后遗症;后者与其相反,一般有后遗症。但是肝昏迷若时间过长,或反复出现,致脑组织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可引起脑组织萎缩,称为肝性脑萎缩,此时的昏迷则是不可逆转的了。
因此,积极的预防肝昏迷的发生,如防止出血、水电解质平衡失调、预防和控制感染是预防肝昏迷的重要措施。一旦发生了肝昏迷,则应及时治疗,使之尽
延伸阅读:
肝昏迷是怎么回窜
肝昏迷又称肝性脑病,是由于肝功能严重损害,不能将血液中有毒的代谢产物解毒,或由于门腔静脉分流术后,自然形成的侧支循环使门静脉中有毒物质绕过肝脏,未经肝脏加工解毒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久而久之,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昏迷。目前认为肝昏迷的发病机理与下列因素有关: &……更多>>
肝性脑病的诊断及鉴别
肝性脑病的主要诊断依据为:
①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
②精神错乱、昏睡或昏迷;
③有肝性脑病的诱因;
④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加。扑翼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更多>>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