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程不超过3~6周。患者需根据病情给予适当休息、营养和对症支持疗法。
甲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1、切断传播途径
是预防甲肝的重要环节,加强饮食、水源及粪便的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最好实行分餐,生食与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贮藏容器均应严格分开,防止污染。
2、饮食习惯的预防
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3、保护易感人群
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间,易感人群均可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与甲型肝炎患者接触过的人可接种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以防止发病。
4、隔离病人
注意对甲肝病人的粪便进行消毒,对病人的隔离期限不少于30天,对幼儿机构的病人应隔离40天。在流行地区,对病人及有密切接触的人一般要观察46周。在家庭隔离治疗的病人要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制度,病人使用过的东西要认真的进行消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