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乙肝

首页 > 肝病科 > 乙肝 > 介绍 > 正文

提醒:乙肝抗病毒三思而后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0日

0219

众所周知,要想治好乙肝,必先消灭病毒。但乙肝抗病毒治疗虽然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却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患者在选择抗病毒治疗时必须慎重行事,三思而后行,对以下几点,应有清醒的认识。

耗资巨大

各类抗病毒药物的价格都比较昂贵,例如一支进口长效干扰素需要1300元,一片恩替卡韦需要39元。由于乙肝抗病毒疗程漫长,累计起来费用十分昂贵。加上抗病毒治疗往往还要联合保肝、调节免疫和抗肝纤维化治疗,一个疗程下来,整个治疗费用都在数万元以上。因此抗病毒治疗,预示着患者一定要有足够的金钱来确保治疗的完整。

疗程漫长

清除和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治疗一年能够减少感染细胞的数量最高也不过8%。这样一来就需要长期的抗病毒治疗,而长期的抗病毒治疗将导致乙肝病毒的变异,副反应增多,而费用却不断攀升,这些都是非常棘手的现实问题。

疗效有限

即使治疗时机把握得好,患者又能积极配合治疗,乙肝病毒e抗原的转阴率(“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和乙肝病毒DNA的转阴率也仅在50% 左右。拉米夫定对于乙肝病毒DNA的转阴率,治疗早期可以达到70%以上,但过上一段时间(2年左右)也易发生病毒变异和耐药。要获得持久、稳定的疗效并非易事,进行抗病毒需要做好治疗失败的心理准备。

适合人群有限

一般来说,当患者肝功波动,转氨酶升高,乙肝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肝功处于代偿阶段时,抗病毒治疗最为合适。但大部分患者处于肝功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不适合进行抗病毒治疗。

再加上病情较重者(出现黄疸、腹水、消化道出血等)不能使用干扰素,核苷类药物一般不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母婴传播造成的乙肝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差等等。这样算来算去,适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非常有限。因此,抗病毒治疗需要在肝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己买药来服。

不良反应存在

乙肝抗病毒治疗存在一定风险,治疗的药物有潜在或明确的不良反应,弄不好会导致病情加重。如干扰素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发热、疲乏、头痛、食欲下降、关节疼痛、脱发、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另有约50%~80%的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下降,30%左右患者出现血小板下降。

在抗病毒治疗之前需要“三思”,即医患双方认真思考,反复协商,计算得失,达成共识。患者要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抗病毒治疗带来的益处和风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医患双方需要在一起认真商讨病情,评估治疗的价值和风险,明明白白地进行抗病毒治疗。

  • 常占杰

    常占杰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乙肝,肝炎,肝病
  • 薛惠明

    薛惠明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肝癌
  • 胡义扬

    胡义扬

    主任医师擅长:肝炎,肝硬化,脂肪肝
  • 刘平

    刘平

    主任医师擅长:肝硬化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